去年12月的时候,年度最后一个月的周五,行政这栋楼基本没有人上班。因为很多人都赶在最后一个月把剩余的年假用完,选择一周上四休三。
也就是在整栋楼没啥人的时候
周五下午,我站在走廊上,看窗外的风景
隔壁办公室的老毛还在,我们聊了一会
问他为什么不跟其他人一样每周一天去休假?
我内心预设的答案是:
假早就休完了
事多,没办法跟其他人一样休
他说,他的假是不会用来偶尔休一天的
到他这个年纪,身边好多人都已离去,办丧事要去帮忙,而且这种事是没办法推脱一定要到场的。丧事一般是三天,要把假攒着用在这里。如果那年事多,年假不够用就只能请事假。这种事是没办法预料和计划的,不像喜事,人家一般会提前通知,那他就可以提前安排。
所以,他的假期在他这个年纪,用来参加不可预料的丧礼。
在我以往的印象中,我和同事的假期用来规划旅游,或者偶尔的突发事件。从来没想过是用来应对固定的突发事件,白事。
年龄上的差距,面对人生的差距在这里。
这几天,这栋楼的二楼要重新规划,除了我所在的办公室,其他人都要从二楼搬到四楼去。这个消息直到她们开始动手搬家我才知道。
当我看到她们上上下下,七手八脚,来来回回的时候,那我找主任签字以后就得爬到4楼去,找我上级请假也得跑四楼去,真是不方便啊。而且以后这一层就我一个人的话,孤单!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样更安静,更自由了。
早上,保洁大叔照例来做清洁拖地,说到这个事
他很愤怒,这次搬办公室,会直接让他多出四楼3个房间和一段楼梯的工作量,本身他一天的工作就已经饱和很紧凑,现在多出来的这些工作量,会挤压掉他原本就不多的休息,同时又不涨工资。
发了通牢骚,地也拖完了。
其他正在搬家的人,只是烦恼,以后要多爬两层楼,累死人。
在听到保洁大叔的烦恼之前,我根本没有看到也没有想到,这件事情以后会增加工作量。
在听到她们抱怨以后要怕四楼累死这些话时,我都没反应过来,爬个四楼很难吗?
一件有很多人参与其中的事情,不同岗位的人,不同年龄的人,不同角色的人,对这件事的认知不同体会不同,面临的后果不一样,所以表现的情绪也不一样。
而这些情绪和感受,隐藏在每个人的心里,形成壁垒,在同一时间和同一空间下,却没有办法看见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