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党性教育的着力点 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近期,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就党的自我革命进行再动员再部署,提出了“五个进一步到位”的重要要求,强调“推进自我革命,必须固本培元、增强党性。”我们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充分认清党性在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中的重要作用,持续筑牢党性根基、砥砺党性品格、严把党性关口,不断增强自我革命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

       要在凝心铸魂中筑牢党性根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政治上的坚定、党性上的坚定都离不开理论上的坚定。”实践反复证明,学习越深,接受教育越多,就越能认识真理,越能坚强党性。要始终把“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走好践行‘两个维护’的第一方阵”,注重在党员干部培训教育中突出政治训练的核心地位,把乡村振兴、信访维稳等一线战场作为培训课堂,让党员干部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具体实践中,锤炼“闻令而动、令行禁止”的政治执行力,使培训成果真正转化为绝对忠诚的行动自觉。要坚持把党的创新理论作为破解发展难题的“金钥匙”,持续在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中掌握党的创新理论蕴含的世界观、方法论,聚焦破解我县当前产业转型任务艰巨、项目投资支撑不强、社会消费拉动不足等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瓶颈,引导党员干部带着课题深入园区企业、商圈市场开展蹲点调研,把产业转型的“堵点”、项目推进的“卡点”、消费升级的“难点”,梳理成可研究、可突破的具体课题,让党的创新理论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要在担当作为中砥砺党性品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干部敢于担当作为,这既是政治品格,也是从政本分。”现在,战争年代血与火的生死考验少了,但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仍然在继续,前进道路上依然面临着一系列重大挑战、风险、阻力,是对党员干部党性最直接最现实的检验。党员干部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必须时时事事处处彰显出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基层治理等日常工作中衷心履职尽责、积极团结群众、凝聚各方力量,以实际行动展现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面对当前重大项目建设、基层社会治理等关乎我县改革发展稳定的繁重任务,党员干部必须清醒认识自身的职责方位和角色定位,善于驾驭复杂局面,善于解决复杂问题,在防汛防涝、抢险避难等重大突发事件和危急时刻,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拿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用行动展现党员干部应有的政治本色。

       要在干部选用中严把党性关口。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选人用人要加强党性鉴别,注重考察干部的境界格局和忠诚度廉洁度。”考察识别干部,必须把党性鉴别作为首要标尺,从具体言行中洞察其内在的党性修养。忠诚不是抽象的口号,而是体现在坚决贯彻各级党委决策部署上。考察干部时,要重点看干部在两化一振兴、城市更新等重点任务中是否闻令而动,在意识形态斗争、巡察整改等关键问题上立场是否坚定,能够始终把平凡岗位当作锤炼党性的平台,在政策落实中不搞变通、在服务群众中不打白条,用踏实肯干诠释对党和人民的赤诚。要考察干部是否抵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是否在个人进退留转时服从组织、淡泊名利,是否自觉净化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做到秉公用权、廉洁用权、为民用权。考察干部要注重看党员干部能否正确对待批评、自觉接受监督,在监督约束的“聚光灯”下校准行为偏差、规范履职用权,切实选拔出一批党性强、有担当、肯作为的优秀干部。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