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第花开

今天听的依然是希阿荣博堪布的书《次第花开》,虽然我没有看过这本书,但是听了樊登老师讲,真的特别想要去买一本放着,能随时可以翻看。

说实话,我以前没有怎么接触过佛法,正巧最近因为自己的生活有了一些比较负面的情绪,所以,对我而言,这两天听的关于佛法的内容,对我帮助还挺大的。因此这本书对我而言很有吸引力。

昨天听了《透过佛法看世界》,我就特别想要听这本书,今天吃完饭第一时间就做到了桌子上开始学习了。不得不说,我对这本书是很感兴趣的。因为佛法和哲学和论语里面的很多东西都能相结合,给人一种打通任督二脉的舒服感受。

这么神奇的书,你一定也很好奇吧,那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我们经常听的一句话是——众生皆苦,所以我们先要学会认识苦。佛经把苦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苦苦,是大家都认为的痛苦,也就是经大众认可的苦。比如膝盖摔伤了;生病住院了;孩子成绩不好;婚姻不幸福;钱被骗了……

第二类是变苦,从一开始的快乐,慢慢演变成痛苦的苦,就是变苦。其实我们所谓的快乐,实际上也是痛苦,快乐最终会演变成痛苦。

比如:刚结婚的时候,小两口过得很是甜蜜,二人世界特别美好,过了一段时间,两个人开始吵架,甚至打架,最后离婚,这都是痛苦。

第三类是行苦,众生陷于轮回中,整个的状态所存在的无奈和不圆满,被各种烦恼所束缚的细微的痛苦。

很常见的就是有的人可能会因为自己投生在了什么样的家庭而觉得痛苦,或者自己遭遇了不幸觉得痛苦,甚至因为不完美而觉得痛苦……

而经过详细的划分,又把苦分为了人间八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离别、求不得、不遇临。生老病死我们都很熟悉,就不去一一解释了,来说说后面四种:

✨怨憎会

让我们怨恨的、憎恶的人,我们终究会遇上。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自己恨的人,喜欢不了,甚至觉得特别讨厌的人,我们这辈子肯定会遇上。

✨爱离别

我们终究会和我们最爱的人离别。像是父母终究会离开我们,而我们也会离开我们的伴侣、孩子……我们的人生离别时每个人都必然要经历的。

✨求不得

总有一些东西,我们千方百计想得到,却无论如何都得不到,得到了又不想要了。有的人可能是想要个孩子,却因为身体原因得不到,有的人有孩子却没办法生下儿子(或者女儿)……

✨不遇临

我们不想让其发生的事,迟早都会发生。比如我们都不想自己变老,但是这事儿不可逆,谁都会变老。不想自己生病,这也没人能做到。不想和爱的人离别,但终究会有那么一天。

人生实苦,所以我们要学会承认痛苦的普遍性。虽然这样看起来会觉得有点儿悲观、消极,但是事实并非如此。

我们对痛苦的逃避反而会加重我们的恐惧和焦虑。就像我们逃避自己会生病的这个事实,我们就越有可能生病。因为我们用担心自己会生病,给自己很大的压力,反而给自己的身体很大的负担。

只有承认痛苦是正常的,我们才能集中精力去处理问题本身,而不是纠缠在忿忿不平的情绪当中。病了,就特别愤怒,觉得为什么病的人是我?为什么我要遭遇这一切?

哲学说——痛苦的总量是不变的,我们没办法去改变它,我们能改变的唯有自己的心态。直面它,才能让它变得更加简单。发生了,该干嘛干嘛就好,接受一切,才能让我们拥有平常心,从而少受情绪之苦。

人会痛苦,就是因为我们恐惧无常,要解决,只有两个方法:一是熟悉无常,二是了解恐惧无常的原因。

我们要知道无常才是这个世界的常态,所有的一切,都是不确定的。我们没有办法去改变什么,最好的方式就是接受。了解我们惧怕无常的最根本的原因,我们才能更好的去面对它。

无常不是人生的一个过渡期,而是整个人生。有的人居无定所却过着安宁的日子,有的人住着豪宅却一辈子都在逃亡。

牧民就是居无定所的人,可是他们依然过得安宁,活得快乐;有的人锦衣玉食,住进美如宫殿的房子里,却每天都在努力逃离着这个世界的一切。自由自在的小麻雀很开心,关在华美的笼子里的金丝雀却很难过。

人的一生其实最大的痛苦来自于欲望,感受不到快乐,也是因为欲望。因为欲望是无止境的,得到了这个,总还有下一个,一刻不停地在索求,所以没有办法去感受内心静下来的美好。

佛法的禅坐和正念中冥想,都是很棒的方法,首先让自己学会静下心来,是所有的修行的开始。加油!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