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一第一期“柳芽芽”班级写作周报诞生记
经过半个暑假的筹备,继“微信公众号”、“简书”之后,第三个以“柳芽芽”命名的媒体(纸质的)一一班级写作周报,在9月的第二周,正式“出版”。
第一期周报的诞生,颇不容易。
一、动员
开学前,在班级QQ群发致家长的公开信,一段一段地贴文,讲明办班级周报的意义,厘清家长要支持配合的,中间适时贴出全班孩子的可爱照,让家长们看得舒心,不累。
第二天报名,按计划,家长朋友如果支持办报,就交一定费用给班级的家长志愿者,用于办报的各项支出。
结果,多种原因,缴费的仅占2/3。
办报的经费怎么办?可以拉广告赞助吗?
请教办班级周报的鼻祖一一管建刚老师,得到的答案是“慎重”!当天,“管大”在微信公众号“后作文教学”(现更名为“后作文时代”)发文,讲明班级周报越朴素越好,并列举由老师排版印刷报纸的优势。
出彩版报纸的计划搁置,把自己从琐碎的排版印刷业务中解脱出来的念头打消,我准备挤出适量时间,舍出大把精力,自己排版,在学校的一体机印刷。
二、写素材
二年级的孩子,写作经验和能力都欠缺,怎么引导呢?
第一次写话,先说后写。
我告诉同学们,老师准备写刚才的课堂活动,分组分角色朗读《小蝌蚪找妈妈》,你们也可以写今天值得记下来的事。
老师先范说,同桌再互相交流自己想写的。之后,我和同学们在课堂上一起写。
大家正写得起劲,突然,教室后排传来惊天动地的哭声。
不得已,我停下笔,走到教室最后,询问当事孩子是怎么回事,一问,问出一个“三角”误会关系。误会解开后,我鼓励几个孩子,写刚才的事情!
我也转笔写刚发生的这一“头条”。
就这样,孩子们兴兴头头地写,磕磕绊绊地写,跌跌撞撞地写。
三、交稿
没有写够五个素材,到了须交稿的时间。
计划第一周出周报,已延误。开头难,开头从简!第二周必须出。
编辑部鲜红的印章敲在20来个写话本上,通知他们,本周四之前交电子版。
周三晚上,我一直握着手机,关注家长们发来的稿件,及时鼓励,生怕漏掉。
第二天,一个孩子满脸愁容地找我,说家长希望我帮忙输电子档。
像她这样情况的孩子还有好几个,家长因为各种原因,没有输入电子文档。
我不答应帮忙输入,只答应教他们自己输入。
午饭后,我没有按惯例挤半小时午休,在办公室静候五位需要帮助的孩子。
来得最早的是睿,等了好一会儿,其他孩子也没来。睿说可以去通知他们,我同意了。
一会儿,通知来了露和玉。
不等了,我教他们用最简单的办法,直接在QQ用语音输入文字、修改。
另两位孩子来了,已经会了的同学当小老师,教同学输入。
一切停当,午自习快开始了。
四、排版
排版,我这个新手用了一下午课余时间,放学后再加班两小时,完成。
调整版面时,见到孩子们作品中漏掉的标点(低年段的孩子爱犯这个毛病),总想顺手加上。理智告诉我,不能这么办,周报是要做写话教材的。作后讲评课,要欣赏,要“挑刺”,挑出作品中的“刺”,修改、训练,写作水平才能得到提高。
于是,我把代学生改好的标点,又打回原样。
排版停当,我发电子邮件给老公,请他在办公室打印一份,带回家给我预览。
看着两张A4纸拼在一起的“周报”,有一丝淡淡的成就感。
五、印刷
周五早上,我信心满满地到教务室印刷,一打开文档就遇到问题了。
费了一下午功夫排好的版,在这台电脑上,版面不对了。幸好管文印的金牌后勤罗老师非常热心,帮我重新调整版面。打印出一张,报纸右上角有几行字非常模糊。有一个孩子的文写得短,全文都看不到了。
这台打印机的硒鼓有问题,罗老师建议我到财务室打印。
管财务的几位老师大多兼了主课,非常忙,肖老师还是抽空给我们帮助。
在这台电脑上,字体和版式都不对,重新调整。
最坑的是,wps文档只能手动双面打印。换word打开文档,刚才wps在只读状态下调整好的内容,没法保存,只得再次调整字体和版式。
不知这个word是什么版本,居然没有双面打印的命令?
罗老师在电脑上查找命令,肖老师帮调打印机上的指令,我在手机上百度解决方案。
百度告诉我的,也不太管用。我就在电脑上把相关打印的命令挨个翻一遍,找到一个隐蔽的,疑似“双面打印”的命令,只有“双面”二字。
罗老师说:“试一下。”居然成了!第一张字迹完全清晰的A3纸样品,三、四版的内容印倒了。调整“双面”下拉菜单中的命令,再打印一张,没错!
51份班报,从打印机中慢慢吐出,我浏览手机,静等。用一只眼关注着打印机,时不时有纸张小卡,出来时皱巴巴的,我一看,字迹倒是清晰,本着节约的原则,不能作废。
打印的时间有点长,打印完毕,上课铃响,搂着带热度的报纸,赶快去上课。
六、庆典
教室里的电脑这两天出问题了,老是黑屏,请学校派人维修。
计划午自习举行小作者颁奖仪式,电脑还没修好,精心准备的ppt没法用。致电精通电脑的夏老师,夏老师来了,一通鼓捣,电脑修好。
推迟到下午第一节的颁奖仪式,在孩子们好奇、期盼,略带倦意(中午没有午眠课)的眼光中开始了。
大屏幕打出几个蓝色艺术字:梦想起航。
中间是红色的隶书:“柳芽芽”周报小作者颁奖典礼。
下书:金山一小“柳芽芽”编辑部。
屏幕上,金色的奖杯,红色的绶带带出一个个小作者的名字,在同学们的掌声中,小作者郑重接过老师递给自己的周报,迫不及待地翻看起来,找自己的名字。
表彰仪式结束,我问其他的同学:“想收藏一张周报吗?”许多小手举起来,只有泓说不想要。
泓是一个特别优秀,性格也挺自由的男孩。先前因为写话本上没有得到“终选录用”的章,特地跑到讲台边对我说:“其实我不想发表!”
我欲擒故纵:“好,我知道了。”
泓看似轻松地飞跑走了,我转头对旁边的可儿同学说:“他心里应该是想发表的,只是要面子……”
可儿同学会心地点点头。可儿是我们班的小主持人,有了她对舆论的引领,不怕有一定号召力的泓把同学们的观念带偏,以“不想发表”为由借势偷懒。
泓既然说不想要报纸,强塞给他也不妥,我答:“好,那就不送你。”
自己出的报纸,对同学们的吸引力不一般。有的按文章顺序认真读报,有的找自己或好朋友的文,有的最先翻找文博同学写的内容。因为文博知道写作课哭声事件背后的真相,把来龙去脉写得一清二楚。
独自练书法的泓,也被《周报》吸引了,和同桌一起入神地看。
七、讲评
引导孩子们选佳作,评改周报作品:缺标点的地方,和老师一起动笔加标点……
还没有把每一位小作者夸得心花怒放,还没有把评改作品做到位,悦耳的下课铃响了,一节课时间真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