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太庙奇遇记

文/樵夫

    多年前仲秋的一个周末,我和家人参加了单位组织(委托某旅行社承办)的“苏州新景一日游”。

    上午乘舟游览了苏州护城河沿岸的风景,城墙沧桑巍峨,柳枝秀美飘逸,感觉不错。中午在姑苏城里用餐,菜肴虽无山珍海味,但有家常特色,当地风味,大家都比较满意。

      饭后带队导游招呼我们上了大巴,七弯八拐的开了好一会。下午两点左右来到了苏州市东南葑门外的宝带桥。车停后,大家陆续下车。此时,一个三十多岁,戴白色棒球帽,身材瘦小的男子迎了上来,他自称姓高,是此处景点的导游(以下简称“高导”),让我们三号车的三十余人,每人胸前挂上一块编号016的吊牌,然后跟着他走。         

      沿着“高导”口中这座“中国十大名桥”之一的宝带桥,大家兴致颇高,缓缓而行。“高导”告诉我们,这是座多孔石拱桥,桥身下有五十三个桥孔,是江南最长的一座石桥,又说从这座桥上走过的人,只要心诚,有善举,就会得到佛的关照……一路讲讲停停,三百十七米长的宝带桥不知不觉中走到了尽头。此时,一座新建的庙宇出现在面前。 “高导”看着它一脸笑容,同时高声介绍:这是太太庙,原先是苏州的一座佛教名刹,“文革”时被毁。现在大家看到的是近几年四方乡邻集资重建的。庙前牌楼上的 “太太庙”三个字,那是乾隆下江南时的御笔亲题,乃珍贵的墨迹啊。

      进入庙门首先看见的是一面照壁,正面是一幅完工不久的石刻。我看出这是一幅道教的“阴阳八卦太极图”。“高导”指着这幅图说,中央是两条鱼在交合,黑鱼为阳,代表男性,白鱼为阴,代表女性,天地万物,皆可包容。再看着旁边墙上还有孔子图像和《论语》摘录。对此,我好生奇怪,不知释、道、儒三教怎么会混杂一处。这儿到底是佛门,是道观,还是儒家书院?似乎有些不伦不类。再且,本人尽管孤陋寡闻,但苏州上海,相隔咫尺,因公因私,来去多次,怎么从未听说苏州历史上有座著名的太太庙呢?       

      很快我们步入了庙中,”高导”拿着喇叭,要求我们在回廊间坐下仔细听讲。“今年怎么样,哦,是鼠年,也是大灾年。开年就是暴风雪大冰冻,然后是汶川大地震。地震是5月12日2点28分,我们奥运会拿了51块金牌,22块银牌,28块铜牌,巧吗,这都和佛有关……我就是四川汶川人,佛学院毕业,参禅悟道九年。在家乡正好遇到了这个特大地震,由于信佛拜佛,才从那里逃了出来,地震后死了很多人,我的左边右边都是死人,我今天能在这儿给你们导游,都是佛的保佑啊……”

      看看前面二号车的团友还没进经堂,我们又被带着去参拜观音堂。出堂门后正好到了那门口贴有“经堂“的屋子前。“高导”指着墙上和佛有关的画又滔滔不绝地说开了。我观察到“高导”,嘴巴在对我们说话,眼睛却时不时往经堂那方向瞟去。经堂门内有个“僧人”一闪而过后,他立即停止了讲解,随后要求全体双手合十,心怀虔诚地进入经堂,并大声告诫道,里面由一位寒山寺的高僧讲经,他刚从印度弘扬佛法归来,德行高超。在我这里嘻嘻哈哈不要紧,但在高僧面前绝对不许嬉笑,不许多话,必须严格按照高僧的指点去做,否则会有灾难......
      进入经堂后,大家按照“高僧”的指示,逐排坐下,唯一的要求是全家必须坐在一起。我和妻儿皆低首垂目,静心敛神。不一会, 这位年轻的“高僧”口中念念有词,分别走到了中后排的三位男性团员面前,双手合十,口中说请,原来是要求他们起座离开经堂。不知是“高僧”见这三人左右张望,心浮气躁; 还是看出他们心存“邪念”, 有辱佛门,必欲去之而后快。总之这位”寒山寺的高僧”,客气但坚决地将这三人“请”了出去。

      又是一番“讲经”,(期间一位灰衣僧人在经堂通里间的门口两次向里探望)。最后“高僧”留下了三位同行者(由于不敢张望,隐约知道至少有两位女性),而我们则被依次带进了隔壁的房间。进屋后,只见靠墙摆着三张桌子,三个身披袈裟的僧人分别坐在桌后给大家“指点迷津”。我们一家排在最后,看看时间已到约定集合的三点钟,我有些着急,催促妻儿一起离开这里。但当我们欲跨出屋门时,只见门边一个灰衣短衫的僧人眼露凶光,连声说,你们团都在这里,不用担心迟到,用手势阻止了我们离开这里。走不了,只能返身让“禅师”给我们看相预测,“指点人生”。“你们都是教育工作者,本性善良,为人老实,你们的儿子性格内向,少年老成,文科比较好,你们要多为他前途考虑,积德行善,云云。”说的倒还挺准。(不知是否有人通报过这些香客来自高校,还是知晓所乘大巴的车身都印有某大学的字样)。听着“禅师“一番话语,我们连连点头称是。正希望继续聆听“教诲”,可惜他就此打住,眼睑垂下,不再言语。
      我们被一名僧人领进了身后一间拉着帷幔的小屋。进入屋内,可以看到门左侧供着一尊佛像,前面是一只功德箱,同车的一对老夫妻正将一张100元塞进去,接着又是一张,旁边两个着灰衣短衫的僧人正在搬弄着什么。细看原来是那种廉价的的印刷品“经卷”。见我们一家三口进来,一名上着玫瑰红外套,下穿蓝色牛仔裤,烫一头卷发的时髦女郎立刻笑盈盈地迎了上来:“你们今日来到此处,这是和佛有缘,求佛祖保佑你们。阿弥陀佛。请烧经一卷,你们同来的都已经烧过了,呵呵……”女郎开门见山,直奔主题,一面说,一面从旁边一个小僧手里拿过一卷XX经(看不见封面),送到我们手中。
      妻子意识到现在是“图穷匕首见”。于是赶忙笑着说“我们今天是跟着来看看的,就不……”话还未说完,那女郎的脸上立刻“晴转阴天”。
      见此,我赶紧赔笑补充道:“我们不久前别处刚烧过。”
    “烧过了,在哪烧的?”话语中很是生气。
      “在上海龙华寺。” 我怯怯地回答。 
    “哼,你们不得了,你们真厉害啊。”女郎脸上写满了鄙夷,口气中隐含着不满。
      “嗯嗯……”我们好像做了亏心事,唯唯诺诺,低头接受着她的冷嘲热讽。   
      “去去,去屋外买两对香烛”,红衣女郎无心“恋战”,因为她看见后面又有“香客”进来了。
      我们全家逃也似的离开了太太庙。此时早已不见了“高导”身影。
      坐船回集合点的途中,我们又遇见同车那对老夫妻,他们回忆了当时的情景。女郎要他们烧一卷经,开口三百九十九,老翁说,没带那么多钱,于是问他们带了多少,回答两百元,于是就改口要求老夫妻捐一百九十九,这就是我刚进小屋看到的那一幕。旁边有位青年人打趣地说,那有没有找一块钱给你们啊?两位老人报之以苦笑。接着又遇上当初那位让“寒山寺高僧”留下来,亲授“禅道”三人中的一位。这位外语女教师气愤地告诉我们,大部分人走后,那“高僧“要求她们捐钱,每人的数目是三六九,可以是三千、六千、九千,也可以是三万、六万、九万,但至少是三百、六百、九百。她觉得有点强索的味道,就说那也可以是三十、六十、九十呀?虽说心里不乐意,但最后她还是掏钱了,至于多少没透露。不过她一面说,一面很生气,而女教师最后的结论是:以后烧香,一定要去龙华、玉佛寺这样的正宗大庙,决不再去今天这样的“无名小庙”,免得…….校医院的一位医生也被要求捐款,返程的路上心情似乎也不好。
      还有一位早晨帮着收活动费的小个子男士,一家也被要求捐了钱。去时一路上他有说有笑,回程时却一直神色凝重,望着窗外不说一句话。
      关于这个太太庙,我至今心存疑问。
      一.庙中的僧侣皆为佛家弟子,对外来者应该慈悲为怀,给予尊重,香客施舍隨意。怎么会让人有强索,受骗之感。
      二.寺庙乃清净之地,选择遁入空门的男子一般削发为僧,而女子则另择庵堂,削发为尼。何以太太庙里竟然出现红衣烫发女郎,且和众僧混杂一处,配合默契,诱索银两……         

      三.那个四川汶川逃出来的“高导”,竟没有一点四川口音,言谈举止口音却似当地人氏。
      四.某旅行社导游把我们带到太太庙,事后却说不知道此中内情,令人难以相信。根据大家议论的结果来看,他是知晓庙中内情的。
      听说后来经过组织者出面协调,参观者大多收到了太太庙退回的“捐款”。但我常想,在我之前,在我之后,又有多少游者会带着虔诚的心情进入这个寺庙,却带着失望,甚至受骗的感觉离开那里;因为“一念之差”,又有多少人会将一次本应愉快的旅行改写成难以启齿,受到伤害的经历。
      佛门乃清净之处,僧人应每天课诵,禅修,持戒。戒恶扬善,具敬畏之心…… 而当下全国各处却冒出了不少与此严重相悖的“庙堂”和“僧人”,譬如“某某庙”,譬如“某某高僧”…
      善良的人们,你们要警惕啊!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