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宣传的高彩礼背后逻辑

本来媒体上宣传江西的所谓高彩礼,确实是一片好心。因为这些年大家都会发现婚姻这个零和博弈当中男方别说房子加名字了,给钱很多都不愿意,所以越来越难谈成。讲的刻薄点就是男的真遇到女孩子结婚跟他要钱,他有钱都不给,就是拿着钱换下一个去谈。

宣传江西农村穷人的互害式彩礼,是想给大家中国有个这样“传统”的印象,让大家觉得男方结婚要给女方很多钱。你看江西农村女孩子结婚都收几十万,你在城市里能找个女朋友结婚只是房子加个名字共有一下,还不偷着乐?

但是这个效果完全是相反的,因为现在年轻男性就是不肯给钱,很多时候是他爹妈都肯给,他自己不愿意给。这样的宣传拉高了低经济地位女性对婚姻的预期,但是却没有增加男性支付费用的意愿,那么结果就是继续谈不成。

因为之前我们是把贫穷男性和富裕男性混在一起讲的。而愿意去贷款给钱的多数都是婚姻市场中本来就没有吸引力的贫穷男性,富裕男性的问题是不肯领取结婚证。

你把指导价压到2万块,他都不肯领证。一方面是95后男性的生育意愿在大幅度下降,所以他们没有组建家庭的硬需求。另一方面是他们对女性的需求在变化,也就是他们并不需要一个去拿走他们财产的妻子,而是需要一个有性关系的玩伴。

具体体现就是他们和女孩子一起出去玩愿意付钱,但是谈到结婚给钱就是另外一个态度了。面对这样的环境变化,我们确实也没什么办法,到最后只剩下放开非婚生育一条路走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