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申明:
此文章首发于公众号程序员在深圳
,搜索studycode
即可关注
本文无需授权即可转载,甚至无需保留以上版权声明
一、读总比不读好
自从读大学以来,我开始喜欢上了阅读。众所周知,在大学课堂上几乎是学不到什么东西的,但一般的,学校会规定过了四级才能拿到学位证,除了这个,我还需要把专业技能学好,才能在毕业后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为了达到这两个目的,我必须逼着自己去图书馆自习。当然现在互联网相比过去10年有了长足的进步,你完全可以在网上进行学习。
正因为经常去图书馆,发现自己竟然培养了自习的习惯,也让我体会到了成长的乐趣,且这个习惯一直保持至今,我认为,这一点是我在大学中学到的最重要的能力。
以前都是读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或者专业上需要的书籍,亦或是别人推荐的比较不错的书,我也经常去豆瓣上找一些高分书籍拿来看,那时的我,对于阅读的理解是
在工作之余,保持一定的持续阅读习惯,才不会被淘汰,反而还可以帮助自己稳步上升
换句话说,即是'读总比不读好',但这很难让我看到一个终点,或让自己有阶段性的目标,当时所谓的目标就是:读完一本,再读一本。
读非专业书籍,不像我学的计算机专业类书籍那样——每读完一本后有会有明显的提升,它们很难在我读完之后给自己带来变化,记忆中偶尔也会读到一些好书,比如《少有人走的路》、《拆破思维的墙》等,这些书能够帮助我们改变自己的行为,记得当时读完后,我还打鸡血似的向朋友推荐,说自己今后要怎样怎样,朋友很淡定的回了一句:“这本书我也读过,刚读完的时候是有变化,但过了一段时间后又会打回原形”。
果然不出朋友所料,我现在仅仅记得《拆破思维的墙》中有指导我们要投资自己,即便用部分工资去培训也不为过的内容。但自从读完书到现在的几年时间里,我从来都没有一次按照书中的方法论实践过,如果你也是这样,我只能说:
你并不孤独。
二、读得越多越好
这种阅读状态保持了很长一段时间,但毕竟自己生活在互联网中,经常看到很多人在网上晒书单,晒总结,而且也不乏一些牛人,我发现他们的共同点就是有很大的阅读量,所以在网上能够厚积薄发,聚集大量的粉丝,于是我得出一个结论:我现在成长这么缓慢,应该是自己积累不够多,等到我积累到一定程度,自然拥有和他们一样的能力。于是我的目标转变为
提升自己的阅读量
制定了这样的目标后,就经常会对阅读方法类的文章或书籍特别感兴趣,只要一看到类似的文章,就一定要拿来反复阅读,想将这些方法运用到实践中。以下是我最后一次修订的阅读方法:
- 制定阅读计划,例如8小时阅读一本书,分次进行,每次读1-2小时
- 通读,花10%时间,了解作者的论点
- 细度,花80%的时间,抓住重要论点和论据
- 做笔记,花10%的时间,用自己的话记录书中的论点
这样的阅读方法看上去非常理想,但实践过程中发现它很难操作,究其原因是因为要驾驭这种方法,需要有很强的时间感知能力,而在没有这样的能力之前,几乎是很难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本书的,即便完成,也是囫囵吞枣,达不到真正的阅读效果。最终的结论是这种方法不适合我,不过我用它来读相对短很多的文章,还是蛮有效果的。
再次总结那段时间的非虚构非专业书籍的阅读方式,即是“为了读而读”,而并没有意识到
不能实际改变自己行为或生活的书,是没有用的
现在回想起来真的是非常可怕,“浪费”了相当多的时间。
三、读了就得改变
罗辑思维引领了一个时代的“认知升级”,我从去年6月重新开始关注它的公众号和得到App,然后通过得到,我订阅了李笑来的专栏,短短半年的时间,我已经成为了他的铁杆粉丝,读他的文章,能给我带来很大的帮助。其实早在几年前,我就知道笑来老师了,并收藏了他的《普通人的当众讲话技能》 这本书的链接,但是从收藏那一刻开始,我再也没有打开过这个链接,也没有再关注他后续的动态,现在想起来,以我今天对他的崇拜程度,没有持续关注他并向他学习这件事情,真是一大遗憾。
这里要说下笑来老师的两个理论,它们对我阅读的帮助非常大
- 知识改变命运,而其中很重要的手段就是阅读
- 你一定要只字不差的阅读
第一个理论我想没有人会不知道,但很多人即便知道,也不一定相信这个理论的真实性,所以很多人一离开学校,就开始停止阅读了,因为他们觉得还有更靠谱的方法可以让他们生活的更好。而我以前对这个理论也抱有将信将疑的态度,只知道读总比不读好,不确定它真的就是唯一的可以改变人生的方法。
而我现在对它却坚信不疑,因为互联网连接能力的增强,让我看到了包括笑来老师在内的其他很多超级大V,都一直在践行这套理论,结论真的是应验了那句话:
最可怕的不是很多人比你牛,而是比你牛的人比你还努力。
第一次看到"只字不差的阅读"这几个字时,觉得这几个字简直是给自己带来了福音,心想以后再也不用花心思去找其他的阅读方法了,毕竟自己本来就没有像泛读或跳读之类的能力。可这并不代表我就擅长"只字不差的阅读",相反,我理解的"只字不差"只是表面上的,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反复思考,我发现只字不差的阅读并没有那么简单,它包含了三个层次的意思,分别是
- 理解:理解作者的意图
- 内化:将好的内容变成自己的
- 践行:反复思考这些内容可以用到的地方,并学以致用
了解了这三层意思之后,读书的时候,真的可以比以前看到得更多,相反,在没有领悟到这三个层次之前,阅读只是停留在表面上,除了看到的内容少的可怜外,也很容易忘记看过的内容。而这三点中,后两点正是倒逼第一点有效手段,它们会时刻提醒自己多理解一点,多看到一点,会让自己主动去思考作者说的是对还是错,如果是对的,这样的内容还可以用在哪里,是否可以帮助自己解决某些问题等。所以看到的越多,以后可用的东西也会越多。
能够想到这些也是因为前两段时间我在听新生大学的写作课时,笑来老师讲到写作中的素材收集部分,他会把读到的故事、论证方式等好的内容摘抄下来,制作成小卡片,在小卡片上标记这些素材可以用到的场景,日积月累,就形成了自己的资料库,当写作或准备演讲时,需要素材,就在大脑中检索素材关键字对应的小卡片(换句话说,只需要记小卡片的关键字即可),然后直接找到小卡片并引用其中的内容即可。
其实几个月前,我读过李敖的读书方法,李敖为了把好的知识搜集起来,会把这部分内容从书中剪掉,如果一页纸上正反面都有他需要的内容,他会同时买两本书,裁剪后的纸张会粘在自己的文件夹中,文件夹是精心进行了分类整理的,类别也非常细,如果他需要去找某个特定的素材,直接去找对应的分类文件夹即可。所以李敖的知识量不仅很深,而且巨广,什么都可以谈,而且什么都可以谈的头头是道。你会发现,李笑来和李敖两位大师的方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经过一次整理的过程就是内化的过程,内化得越好,以后使用的时候就越方便,越方便,就更容易被使用,从而促进了第三步的践行。
自己能理解到目前的程度并不容易,至少经过了半年的时间,而一旦理解,你会感觉自己的眼睛被擦亮了一样,看到的东西比以前会清楚太多。
还有,今天读了一篇文章,里面提到了在阅读的时候,如何进高效的内化,作者介绍了一个记忆宫殿的概念,即将新的知识和大脑中的已存在的知识进行匹配,如果能有所联系,那么我们更容易理解书中的内容,因为大脑非常善于做模式匹配的事情。
我觉得也非常有道理,但局限在于,如果是全新的知识,大脑中没有对应的模式,就很难做到模式匹配了,或者在一个你不熟悉的领域,很难靠自己就知道哪些知识是浅显的,哪些是精尖的,还是需要相应领域的牛人的指引才行。所以,没有绝对完美的方法,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以下是我收集的能够帮助我更好内化的方法:
- 通过模式匹配进行记忆(记忆宫殿)
- 带着问题读书、学习,印象更深刻
- 反复练习,掌握新技能的最少必要知识,掌握后马上应用
- 把真正有用的东西摘抄下来,对应于应用场景,建立自己的素材库
- 读不懂,反复阅读,直到读懂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