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曾国藩传》生命的重量;曾国藩留给后世的精神遗产。

本文参与(一柳繁花读书成长伴读营)打卡作业,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读曾国藩传最后一章,两江总督府的书房里,烛火摇曳。年迈的曾国藩正在批阅最后一份奏折,笔尖在纸上划出沙沙的声响。这位晚清中兴名臣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但他用六十二年光阴铸就的精神丰碑,却永远矗立在历史长河中。回望曾国藩波澜壮阔的一生,三种品质如明珠般熠熠生辉:以拙胜巧的处世智慧、慎独修身的道德坚守、经世致用的实干精神。

曾国藩的"拙诚"哲学在投机取巧的官场中独树一帜。在组建湘军时,他不用花哨的阵法,而是坚持"结硬寨,打呆仗"的笨办法。这种看似愚钝的战术,最终成为剿灭太平军的关键。就像他教导李鸿章时所说:"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这种大巧若拙的智慧,恰是对浮躁功利最深刻的批判。

在道德修养上,曾国藩的"慎独"功夫令人叹服。他坚持写日记三十余年,连梦中邪念都要记录反省。在担任直隶总督期间,面对天津教案的复杂局面,他宁肯背负骂名也要坚持原则。这种"不为圣贤,便为禽兽"的严苛自律,展现了中国传统士大夫"吾日三省吾身"的精神高度。

更难能可贵的是,曾国藩将儒家理想转化为经世致用的实践。他创办安庆内军械所,派遣幼童留美,在"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中开辟自强之路。正如他在《挺经》中所言:"天下事在局外呐喊议论总是无益,必须躬自入局,挺膺负责,乃有成事之可冀。"这种知行合一的态度,让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金陵的暮鼓声中,曾国藩安详闭目。他留给后世的不是显赫官爵,而是一座精神灯塔。在这个追逐捷径的时代,重读曾国藩的人生智慧,我们终将明白:生命真正的重量,不在于外在成就的高低,而在于精神品质的厚度。正如他墓碑上所刻:"不信书,信运气;公之言,传万世。"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房屋的拆迁,搬迁,两件大事,一件事也办不好”...“就这两天你准备辞职,你就赶快写辞职报告,赶紧换个能干活...
    聆听心灵工作室阅读 361评论 0 0
  • 筑牢根与魂奋进新征程——深刻把握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战略意义 党的建设,是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重...
    海百川阅读 16评论 0 0
  • 《老子他说》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
    JasonMa阅读 32评论 0 0
  • 你们好 我是粤, 或者说 这个阶段你们应该称呼我为 “南越” …… 确实,那束阳光曾多次照耀我 那海上丝绸之路 终...
    绡烬阅读 4评论 0 1
  • 随着我对未来之事的恐惧逐渐减轻,开始接受世事无常,其他进入我生活的事物就变得更有价值了。——戴安娜·阿西尔《长书当...
    不是春天阅读 28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