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这是一个诠释坚持与拼搏的故事,这是一场载入韩国职棒联赛历史的巅峰之战!这部电影充分彰显了体育精神催人奋进、令人热血沸腾的原始力量。这就是2011年上映的运动题材电影——《Perfect Game(完美对垒)》。
影片还原了韩国职棒联赛中同为最佳投手的明星球员宣东烈和崔东原之间的历史性对决,一场比赛历时4小时56分,最终以2:2战平,是韩国职棒史上最经典的赛事之一。小5在韩国NAVER上查到,在近五个小时共15局的赛程中,崔东原完投,投球数209个;宣东烈完投,投球数232个,是韩国迄今为止单场比赛最高投球数,比赛的激烈程度可见一斑。
这部电影挣脱了当年复杂的政治背景,摆脱了韩国电影中爱情元素的套路模式,从头到尾、完完全全围绕棒球,纯粹依靠竞技体育的力量将故事推向最高潮,以棒球运动锲而不舍的精神向观影者传递着勇往直前的力量,是一部正能量爆棚的励志影片。
上世纪80年代的韩国社会处在动荡不安的状态,经济低迷、政局混乱,国民将全部的热情投入在竞技比赛上,作为国球的棒球运动更是凝聚了人们的热望和激情。崔东原和宣东烈,是相当于全罗道科比和庆尚道詹姆斯一样的选手,作为一对势均力敌的对手,共同立于那个时代的最高峰,在惺惺相惜之外,自然想争胜定名,一较高下。此外,高关注度和话题性还来自于崔东原和宣东烈的东家,乐天队与海太队是韩国食品业界的竞争对手,两队在韩国职棒中代表庆尚道与全罗道,东西部因政见不合导致的地域性矛盾,也渗透到竞技体育当中;两人分别出身于教育界宿敌延世大学和高丽大学,在当时这场比赛的意义,远远超出了竞技场上的对决,其社会影响力延伸至代表企业、故乡和学校,战火一触即发。片中关于赛前一票难求和比赛中球迷激烈反应的镜头,都是在高度还原当年实况基础上的艺术处理。
《Perfect Game》在韩国上映16天,就创下了百万人观影记录,激起了人们记忆中对两位棒球明星投手比赛的热血回忆。影片中崔东原、宣东烈分别由曹承佑、杨东根饰演,因出演《Signal》、《釜山行》而获得关注的韩国演技派男演员赵振雄和马东锡在本片中均出演了重要角色,为故事的起承转合增色不少。
小5对曹承佑的印象还停留在《假如爱有天意》里,那个面对心上人总是憨憨的傻小子形象,笑容灿烂,露出整齐的牙齿,弯弯的小眼睛,他好像永远在笑,笑的那么自然,浑然天成……相比《假如爱有天意》时期,这部片中曹承佑为贴近崔东原原型,戴上了眼镜,减重不少,眼神里多了一丝冷峻,形象上也更显得清秀。
电影以1981年棒球洲际精英赛韩国对加拿大的比赛作为开篇,引出了两位主人公之间微妙的关系:在九局下半的关键时点,崔东原临危受命,在上场之前,宣东烈帮崔东原将因投球过多而开裂的手指用强力胶粘住,并为在聚光灯下以优异表现征服全场的前辈加油呐喊。自此,宣东烈便将“成为像崔东原一样的投手”作为目标,并为之努力,不断成长。
在1986年的韩国职业棒球颁奖典礼上,宣东烈摘得年度MVP的桂冠,成为媒体追逐的对象,而崔东原则被记者追问关于宣东烈时代来临的看法。虽然自古长江后浪推前浪,是否棒球界真的已经迎来了改朝换代的时刻呢? 一方面,勤奋自律的崔东原严格坚持身体素质锻炼和每天200个的投球练习量,面对队内的重重矛盾,和日渐严重的肩部伤病,始终坚持自己对棒球的执念,全力以赴打好每一场比赛。另一方面,宣东烈正是因为缺少着这份执念,即使凭借着过人的天赋步入事业如日中天的时期,也还是饱受争议,不能被认可为超越崔东原的王牌投手。两人之间一直处在惺惺相惜又暗地较劲的神经战之中。
拥有“坚持”这种品质的人,总是会自带光环,由马东硕饰演的小人物朴万秀就是这样一种存在。在妻子看来,朴万秀是无能的丈夫,一年拿着300万韩元的微薄工资,连棒球装备和治疗伤病的费用都不够,更别提养家,让妻儿住在破房子里,靠妻子辛苦经营炸鸡店养家糊口。在儿子心中,爸爸的名字是不能和朋友们说的秘密,因为虽然与宣东烈同在海太队,但爸爸是签约海太八年却从未上场的球员,是说出来会觉得丢脸的爸爸。
对这样的朴万秀来说,面对不止一次劝说他放弃棒球的妻子,和热爱棒球却哭喊着绝不会成为爸爸一样选手的儿子,即使没有上场的机会,即使每天的工作内容只是捡球和清理训练场,他也始终在坚持,坚持在队友们结束训练后偷偷练习击球。没有天赋,没有机会,甚至不确定日后是否有上场的机会,他却始终无法放弃对棒球的热爱,这种坚持因为难得而显得珍贵,因为简单而更让人感动。
将“坚持”这个关键词具象并且升华了的,是崔东原的高中教练这个角色。姜教练第一次出现,通过回忆道出了身为棒球投手宿命般的孤独:“一球一生,一球一死”,只有用为球而生,为球而死的心态去投球,才能成为真正的王牌。这句话让我这样的棒球小白瞬间get到投手位置的真正属性:优秀的投手并不仅如我们眼睛看到的那样,站在聚光灯下,帅气的投着球,凭借三振赢得无数欢呼,仿佛拥有整场比赛的主宰权;而是为了站在他身后,那一群只能望着他背影的队友们,用尽全力去投球,只有比队友付出多百倍、千倍的辛苦去练习跑步和投球,哪怕投到肩膀撕裂般地疼,也只能让队友看到他拼尽全力的样子。
教练虽然戏份不多,却让主角崔东原高冷的外表形象,变得温暖柔和。尽管第二天还有比赛,得知了队友父亲去世的消息,崔东原第一时间去问丧,才得知原来队友的父亲竟然是自己曾经的教练。此时,他能做的只是出钱将灵堂换成最大的,将谢客的饮食换成最好的。抱着教练留给他“一球一生,一球一死”的字幅,崔东原哭得像个孩子,既对恩师的逝去感到无力,又为自己忽略了身边人的愧疚。教练的去世一方面融化了崔东原的冷漠形象,也成为他化解队内矛盾的推进器,为正式对决中队伍团结一致的出色表现埋下伏笔。
与其说这部影片记录了韩国棒球史上的一次经典对战,不如说,它传达的是棒球投手崔东原,作为国家代表和球队球员,为国家、球队奋战的责任感和斗志。他之所以能在不算长的职业棒球选手生涯结束后,仍然让人们念念不忘并深深地敬重,就因为不论队伍面临多么大的困难,队友表现地多么不如人意,他都会毫不动摇地站在投手台上,用尽全力地投出每一个球;不是为了享受聚光灯下的瞩目,不是为了赢得球迷的欢呼,不是为了获得媒体的关注,只因为这是他的比赛……是他的比赛所以日夜练习从不懈怠,是他的比赛所以手指爆裂也从不言语,是他的比赛所以肩膀废掉也要坚持……这就是真正的体育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感染着球迷,感染着队友,也感染着对手!一场比赛,能将所有队员的意志集中起来、融为一体,是投手对胜利的无比渴望和强烈斗志带动了队友,也感动着屏幕前的观众,着实伟大。
通过这部电影,崔东原的饰演者曹承佑在演技上也获得了更加广泛认可,在韩国得到了“曹承佑出演的崔东原感觉就是崔东原本人”这样的高度评价,而最令我记忆深刻的,是片头崔东原代表国家出战洲际精英赛临危受命,替换上场时走过长长的通道时,那写满坚定的眼神,就像燃烧的斗魂,却神奇的不会让人感到躁动,只有淡然……整体而言,《Perfect Game(完美对垒)》在艺术加工的基础上,真实还原了当年比赛的盛况,传递出了积极向上的拼搏精神和为梦想坚持的力量,这能量指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