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是臧克家写于1949年11月1日,为了纪念鲁迅逝世13周年而作。而我如今工作生活的城市便是鲁迅先生的故乡,中国水乡、中国桥乡、中国黄酒之乡、中国名仕之乡——绍兴。得闲暇时,我常去鲁迅故居驻足,体验其中之精神,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一块石头上刻着四个大字——“民族脊梁”,此时,我便更能明白当年鲁迅先生为什么要弃医从文,什么叫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其中主要是指精神,能否为这个社会留下点什么,能否激励更多人。
说到精神,我打心里佩服一个人,1994年,他被评为全国“十大改革风云人物”之一,带领玉溪卷烟厂成为亚洲第一、世界前列的现代化大型烟草企业,后因某种原因古稀之年入狱,75岁东山再起,85岁缔造自己的橙子品牌——褚橙,他就是褚时健。虽然目前已经去世,但他的精神确确实实给中国许多企业家带来了正面影响,人生总有起落,精神终可传承。
而我们的追求又是什么呢?我们的精神又是什么呢?我们又想怎么过一生呢?
之前看到过一句话,“你怎么过一天,就会怎么过一生”,我觉得这句话说的太对了!就拿一天的开始,早起来说吧,如果我们都控制不了自己早起,那又怎么能控制自己的人生呢?其实,今晚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为了告诫自己,因为最近一段时间,我能感觉到自己没有之前那么精进了,没有跑步,没有看书,喜欢睡懒觉了,因为一旦肉体开始享受,精神便会堕落。
同样一天里,有人过得五彩缤纷,有人过得黯然失色,我们可以想象两种画面。A每天早起运动,边运动边通过音频学习,运动完洗个澡,穿上头天晚上提前准备好的衣服,喷上香水,吃个早餐,提前到公司上班;B每天早上闹钟响了划掉继续睡,再想再划掉,反反复复,最后是等到实在没有时间了,急匆匆的爬起来洗漱,冲往公司,早餐也来不及吃。请问我们是喜欢过上A的生活还是B的生活,其实这两种生活我都体验过,显而易见,我们肯定喜欢过上A的生活,但真正让我们做选择的时候,我们往往会选择B的安逸,我们都会有惰性,我们只有战胜自己的惰性,才能过上有品质的生活,才谈得上自己有点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