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风骨——柳公权

《中国书法史笔记-(隋唐五代卷)》(九)

晚唐年间,随着颜真卿等名家的凋落,书家日渐寂寞。此时期最著名的莫过于与颜真卿并称“颜筋柳骨”的柳公权。

柳公权(778年-865年),字诚悬,京兆华原(今陕西铜川市耀州区)人。兵部尚书柳公绰之弟。柳公权二十九岁时进士及第,早年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并入李听幕府。于穆宗、敬宗、文宗三朝官居侍书,长在朝中。共历仕七朝,官至太子少师,封河东郡公,以太子太保致仕,故世称"柳少师"。咸通六年(865年),柳公权去世,年八十八,追赠太子太师。

柳公权为人刚正,入仕之初即有“笔谏”。

一次,文宗在便殿召见六位学士,文宗说起汉文帝的节俭,便举起自己的衣袖说:"这件衣服已经洗过三次了。"学士们都纷纷颂扬文宗的节俭品德,只有柳公权闭口不说话,文宗留下他,问他为什么不说话,柳公权回答说:"君主的大节,应该注意起用贤良的人才,黜退那些不正派的佞臣,听取忠言劝戒,分明赏罚。至于穿洗过的衣服,那只不过是小节,无足轻重。"文宗对他说:"我深知你这个舍人之官不应降为谏议,但因你有谏臣风度,那就任你为谏议大夫吧。"第二天下旨,任他为谏议大夫兼知制诰,仍任学士,掌撰写诏书。

开成三年(838年),文宗曾召柳公权问事,问他:"外边有什么议论?"柳公权回答说:"自从郭旼被任为邠宁节度使,人们议论纷纷,有的说好,有的说不好。"文宗说:"郭旼是尚父(郭子仪)的侄子,太皇太后(懿安郭皇后)的叔父,在职也没有过错。从金吾大将升任小小的邠宁节度使,还议论什么呢?"柳公权说:"凭郭旼的功绩和品德,任命为节度使是合适的。人们议论的原因,据说是郭旼把两个女儿献入宫中,因此才升官,这是真的吗?"文宗说:"他的两个女儿进宫,是来看望太后的,并不是他进献女儿。"柳公权说:"常言说,瓜田不拾履,李下不整冠,如没有嫌疑,为什么这事嚷得家谕户晓?"他因而举出王珪劝太宗送卢江王妃出宫的事例来说明利害,文宗当即派内使张日华把二女送还郭旼家。

柳公权的书法在当时堪称称雄书坛。《旧唐书》称其“体势劲媚,自称一家”。他的书学出自柳氏家学,学习自同族兄柳宗元而胜之。

他的书法出入颜真卿,兼收欧体的峭劲、虞体的圆融、褚体的疏朗,取精用弘,以方拓峭险,别开生面。

柳公权书法存世名作有《玄秘塔碑》、《神策军碑》、《金刚经》以及《回元观钟楼铭》。

《金刚经》,是柳公权壮年得意之作,劲媚相宜,筋骨相称。现存唐拓本发现于敦煌莫高窟藏经洞。

《回元观钟楼铭》,书法严峻刚劲,锋芒凌厉、筋骨显露,尤胜其他作品。

《玄秘塔碑》,为柳公权最矜练之作,也最为有名。由于筋骨最露,学习不好容易落下硬直的毛病。

《神策军碑》,碑文已不存世,现有拓本存于北京图书馆。此碑为柳公权晚年得意之笔,遒媚胜过《玄秘塔碑》。

今人学书入门,依然首选唐代颜、柳、欧、褚、虞等书法家,特别是柳公权所建立的一整套楷书的规范,今天仍然是人们学习的榜样。 柳公权在书法艺术的改革和发展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为唐代书法发展进行总结,也为整个楷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下一篇:唐代书法的域外传播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每一个人都要经历失败 ,努力,再失败的过程。 整天的工作,工作之余该怎么享受生活呢?是充电,是放松,也许任何人的想...
    x携手阅读 689评论 0 0
  • 今天是什么日子 起床:07:00 就寝:23:00 天气:晴朗无比 心情:砰砰砰 纪念日:情人节(心情好,每天都是...
    你是我的软肋阅读 1,495评论 0 0
  • 冬天是吃柚子的大好时节,中医认为,柚子味甘酸、性寒,具有理气化痰、润肺清肠、补血健脾等功效,是冬季养肺和缓解感冒后...
    吴娟_53aa阅读 1,293评论 0 1
  • 我有些冷 我把腿横在了凳子上面 身子蜷了起来 腿晃晃的刚好脚尖触地 我用脚尖划着三角形假装在跳舞 车站后面的白色广...
    孟良阅读 1,27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