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韶山,又名云门山,非在伟人领袖之故乡,而生长于黄河南岸、河南渑池境内,距县城二十公里,海拔约1500米。
韶山的由来曾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舜帝从山西舜都,带着他的两个女妃娥皇和女英,过黄河南巡。路过渑池韶山,发现此处风景美好,便召集仰韶人,在韶山上演奏韶乐,与民同乐。因此,这座山便名韶山。关于舜帝南巡之事,除传说外,后人多有记载。如明代都御史柳应辰《韶峰叠翠》诗曰:“奇峰矗矗倚青霄,天籁时闻奏舜韶。左映金乌添秀丽,右窥玉兔更岧峣。芙蓉湿处春初染,螺黛浓时雾欲消。爽气钟灵多俊杰,几回翘望想孤标。”韶乐传到春秋,孔子听了韶乐演奏,竟三月不识肉味,可见韶乐之精妙绝伦。韶乐之妙,游者心领神会。
一年有四季,如今的韶山唯有夏和秋可游,春冬则封山育林,偶遇春雨冬雪亦可登之。韶山之美,美在韶峰叠翠和繁花似锦。
韶峰叠翠是渑池八大景之一。欣赏此美景最佳处是仰韶亭。春夏之交,驻足亭内,向东方远眺。群山起伏,层峦叠嶂,满目苍翠。若晴初霜旦,云雾缭绕,犹如蓬莱仙境,用“浓妆淡抹总相宜”来形容,恰如其分。
四月过后,城内芳菲皆尽,韶山却“春”意盎然。先是五月初的槐花怒放,林间弥漫着一丝甜蜜的馨香;接着是合欢。山涧,上山路旁、头顶皆是,红的热烈,白的淡雅,给人以视觉的冲击和享受;七月初是栾树花开的时候,远观是炫目的黄,仿佛金钗摇坠。近观之,是黄色的花冠,红色的花蕊,玲珑剔透,令人艳羡。
每至夏日,山外骄阳似火,此时行走于林间小路,凉风习习,心旷神怡。横柯上蔽,在昼犹昏。树林阴翳,鸣声上下。行至风岭前青石台阶,拾级而上,汗流浃背,心跳加速。耳畔飘来空灵的梵语歌,瞬间心如止水,神清气爽,一切杂念消失殆尽。每当骤雨初歇,山涧溪水潺潺,清泉石上。韶山湖波光潋滟,傍晚时分,夕阳倒映,大有“长河落日”之状观。
去年冬日清晨,大雪深一尺。吾与妻突发奇想,决计游韶山。坐公交至天坛,而后穿皮鞋徒步到韶山大门,已走一个小时。复前行,穷冬烈风,深山巨谷,人迹罕至,了无他人,时见苏大学士笔下的“雪泥鸿爪”,伴随脚踩初雪发出的“”咯吱咯吱”声。古人有“踏雪寻梅”之雅兴,我俩具“蹚雪寻美”之坚韧。一个时辰后,抵至仰韶亭。夏日的满目苍翠消失净尽,层峦叠嶂尚存,俱银装素裹,唯山尖镶着的一道黑边。此写意的图画,对比鲜明的色彩,是造物主之神来之笔,任何一个丹青高手也俯首称叹。来去匆匆,共八个小时,无食无饮。待至家,足肤皲裂而不知,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曾三次与妻沿栈道行走,亭午时分翻越蘑菇山(我们起的名字,山的形状似蘑菇。)。夏季,灌木丛生,野草侵道,时常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惊喜;冬日,小路尚明晰,但上有残雪,中夹枯叶,冰渍匿下,步步揪心。我俩脚手并用,闪转腾挪,攀岩抠壁,终翻至蘑菇山。躺在松软的杂草上,仰观群山巍峨,俯瞰沟壑纵横,吟诵“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慨叹“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爱尚韶山,喜欢山间的晦明变化,五彩斑斓;
爱尚韶山,喜欢蝉噪鸟鸣虫喃之唱和,再现韶乐经典;
爱尚韶山,崇尚其中的蕴含自然理趣,让人不忘初心,砥砺奋进。
爱尚韶山,因为:山就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