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奶奶,一位没读过书的诗人

许多人认为,但凡诗人,一定是才华横溢,出口成章的!但我的奶奶是个例外,她从来没读过一本书,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她能认识的字,我所知道的就一个“王”字,因为那是我爷爷的姓!

天刚拂晓,朦胧之中便能听见屋里窸窣的声音,等到鸡笼里公鸡第三次打鸣以后,奶奶便教我起床吃饭了,一看时间才六点多点,打我小时候记事起,便一直如此,丝毫没有间断过,不管有事没事。而我也丝毫不敢赖床,每叫必起,只不过小时候是出于对大人的敬畏,不敢不如此,而现在,可能已经养成一种习惯了,若是不起来,不管出于哪方面的原因,反正心里是十分过意不去的!

现在因为工作性质的原因,经常早早的就起了,有时候休假回到家想好好睡个懒觉,实际上却是比在工作的时候起的还早,睡懒觉已经算是一种奢侈了!

吃过早饭,奶奶把餐具简单收拾一下便出去了,迎着春日的阳光,裹着些田野的薄雾,用一口的方言和村里人打招呼,称赞着对方的红薯多么的大,或是玉米苗长的的多么齐整!农村的人,骨子里带着纯朴,一向都是很谦虚的!

有时候天会下雨,闲着没事,爷爷一般会把电视打开,一边看一边给奶奶讲解;或者读报纸,那都是好几年前的废旧报纸了,都是找人拿的,爷爷一个人的时候都是默看,只不过看着看着就容易打瞌睡,若是奶奶在一旁,他就会大声的朗读出来,读到精彩出还会特意的解说一下!

爷爷是比较健谈的,人缘也还不错,和谁都谈的来,特别是遇到年纪相仿的老人,一聊就是老半天;而奶奶则比较内向,每逢年过节,她一般都是在一旁倾听的人,我的爸爸继承了奶奶的性格,然后又传给了我。所以我从小到大都不是一个能说会道的人。

雨稍稍小了一些,奶奶便闲不住,换上水鞋,披着蓑衣,戴着斗笠便出去了。爷爷埋怨道:“下雨了嘛,又要去做哪样?”“猪草快没了,不出去弄点,明天喂啥?”奶奶答道。

每到过年的时候,便是我们最幸福的时候,一改往日的宁静,村里外出打工的差不多都回来了,好久不见,少不得各家各户的串串,唠唠家常。找个日子,把家里养了一年的肥肥胖胖的年猪拉出了杀了,全村的男女老少都去帮忙,还忍不住比比谁家养的猪猪更肥硕一些,若是自家的猪比别家的更肥硕一些,便会被来帮忙的人们夸赞几句,而主人家也是乐的合不拢嘴的!

为了养猪的事,家里还闹过几次矛盾。爸妈肯定是不赞成养的,理由是养猪划不来,费劳力不说,还得种植玉米、土豆、红薯来喂养,有时候还得去打“猪草”,这些换成钱的话,都够买一头猪的了!而且若是有急事外出的话,还不得不赶回来。但是奶奶就是想养一个,也没有啥理由,就只是想养!爸妈坳不过,只能随她去了,等爸妈走了,奶奶便喃喃的道:“别人家养的,哪有自家养的好啊!”

除了杀年猪,便是置购年货了和准备食物了,奶奶不喜欢热闹,很少去集市,那些需要跟人打交道的事通通都交给了爷爷,她就只负责弄吃的!提前几天便把豆腐磨好了,那时候没有机器,都是用石磨磨,奶奶负责添豆子,爷爷负责推拉,一来一往,配合的天衣无缝,一勺一勺的豆子,进入磨眼,白花花的豆浆便顺着周围的缝流出,石磨一旁,小猫眯着眼,伸着懒腰……

然后这些浆会被倒进锅里煮沸、过滤、制成白花花的豆腐,切成块。若是在平时,则会被制成“菜豆花”,洁白软嫩的豆腐,参杂着绿油油的如翡翠般的菜叶,不仅美观,而且可口!这东西,在我们那个城市都很少看到有卖的,更别说在其它地方了,但在我们那个大山里,倒还是很流行的!

后来,爸妈在镇上买了一套房子,平时也很少住,想让他们搬过去住,这样的话我和弟弟上学也比较方便,买东西看病什么的也方便!

但奶奶就是不想去,虽然所有的亲戚朋友这都赞成他们搬过去住,分析所有的利弊,也都是搬过去住更有利!但,奶奶说:“你们想搬就搬吧,不用管我,我一个人住这儿!”最后爸妈也只能妥协,也不可能真把她一个人放老家!

那次过年,禁不住爸妈的苦苦央求,伯父伯母也过来劝,奶奶终于同意过去住几天。毕竟买了新房,还在老家过年,总有些说不过去的,不知道的,还以为不想让老人去住呢!

过完年,拜完年,爸妈都去上班了,屋里就留下了爷爷奶奶、我弟和我。一下又恢复了往日的冷清,弟弟除了吃饭的时候,一般是看不到人的,小孩爱玩是天性,爷爷除了看报纸看电视,或者出去附近溜达溜达,打打牌,时间就被打发掉了!

奶奶则很无聊,除了看会儿电视就什么也做不了,叫她一起出去逛逛也不愿,煤气灶也不大会使,整天闷闷不乐的,没多久就要回老家,谁也拦不住!

回到老家,奶奶一下就精神了,依旧早早的就起床,迎着早晨的太阳,裹着山间的薄雾,和村里的人打着招呼……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