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很久不见了。
下雨了,我从书架里抽出来荒废了大半年的日记本。最近我开始写日记了。我在日记里写了一些琐碎事,流水账一样地记录着我今天遇到的每一个细节,每件事背后的情绪,写完之后,在最后加上,明天一定会更好的哦,晚安。
今天早上,当我正在跟课程论文奋战的时候,小夏给我发来一篇文章,讲了一个很励志的故事,故事的女主角是我们一个共同好友。看完之后,我不停地跟小夏感慨,“她真的好努力哦”,“她真的是我朋友圈里面最与众不同的一个人了”,“北京真的是一个很适合她的地方了”。
沉默了半晌的小夏忽然跟我讲,“北京不是一个适合我的地方,我更喜欢安稳一些的地方”。“这很正常啊,每个人想过的生活都不一样”。
我知道小夏在想些什么。因为我也是。
以前的我啊,也有着满满的雄心壮志,想做一个女强人,想活得光鲜亮丽。可是越长大,这种想法就越淡了。偶尔听到别人励志的故事,它还会从某个不起眼的角落里跑出来,敲敲我的脑袋说:“嗨!你不是想要当个女强人的嘛!”然后我开始郑重地规划我的人生,可是规划到最后,连我自己到底想要干些什么都不知道。索性继续安慰自己,平平淡淡地过着倒也挺好,吃喝玩乐一样不少,生活还是清闲一些好。可是,还是会止不住地难过,我怎么变成这样了啊,梦想这样的字眼为什么就这么遥远了呢。
我最近一点也不开心,不是最近,是总是。
只是因为,感觉全世界所有人都好优秀,个个雅思8分,托福110,口语讲的赶超BBC,还会好几门外语,工作能力超级强,梦想时刻挂嘴边,个个有颜有才还有钱。似乎只有我,每天吊儿郎当只顾着吃喝玩乐躺在宿舍瘫。
刷朋友圈的时候才发现,有的人都在坚持信念,有的人每天转发《高度自律是一种怎样的体验》《你读的书暴露了你的阶级》《不努力你怎么知道自己有多强》之类的文章,我都不敢点进去。
每次刷朋友圈,都忍不住瑟瑟发抖,生怕一不小心又看到了某个人实现了梦想。
大家都好优秀,真的很可怕,思考人生总让我变得很焦虑。
上学期大概是清闲习惯了,期末所有的事情都挤到一块的时候简直要爆炸。每次一着急就吧啦吧啦跟小魏同志发一堆牢骚,但是换来的总是一顿臭骂,“有这发牢骚的时间你也把事情做好了”。我那时候真的很委屈了,为什么烦心的时候也不能发泄不能跟别人讲呢。
这学期刚开学的时候,每天都忙得团团转,焦虑的时候第一反应依旧是想跟别人讲一讲,可是话到嘴边又觉得讲了好像也没有什么意义,该做的还是要做,该继续的还是要继续。于是总是自己默默地丧一会,然后打起精神继续冲下去。安静下来的时候还是会觉得好难过哦,可是哪里有那么多时间去难过啊。
可能很久之前,我们会为了一件事情难过很久,那是因为我们还有时间和心力去弄清一件事的来龙去脉。可是到了大学以后,到了工作以后,到了忙起来的时候,跟生活硬碰硬的时候,才发现以前的小困难根本不值得去哭天抢地。
人长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所有的难过都是短暂且隐秘的,甚至是奢侈的。因为没有人会为你一个人的难过买单,你喋喋不休的吐槽,受不了的委屈,甚至没有人会在意,真的。
前几天在微博上看到一个博主发了一句话;”你在难过什么呢?”
这本是自嘲式的感叹,却恰好变成一句问句,引发了很多人的共鸣。在几百条的评论里我翻了又翻,忽然不小心笑了出来,并不是嘲笑的意味,只不过忽然在陌上人的袒露面前反应过来,又不是所有人都在难过哦,何必这么自以为是呢。
你看啊,就如同电视剧里的频道,有笑闹有悲欢,有正襟危坐有插科打诨,一边耸人听闻一边赶紧辟谣,一边歌舞升平一边生灵涂炭,人类的悲欢果然并不相通。而我们也不过是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固步自封罢了。
这世上的难过十万八千种,更与何人说?不过是打碎了玻璃渣也要自己往下咽的过程。
“丧”只是一个玩笑,一种表演式的自嘲,绝不是一种行为,更不是生活本身。
所以丧的时候,要尽快戳破这个肥皂泡,把自己从难过的深渊里解救出来,发了牢骚啊抹了眼泪啊都没有关系,去尽量缩短这个感性的时间才是最重要的。
毕竟时间有限,我们要抓紧时间去成为更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