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今天的晨读题目,很有意思,我最近脑海里一直回荡着某品牌牛奶的广告词“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而今天的题目却教我们如何做到最好。口气很狂妄,却深深地吸引了我的注意力。
Part 1:不放弃平台期
针对平台期,有三种不同类型的人。而我偏巧是浅尝辄止型,遇到平台期就会萌生退意,转而寻找新的东西。但猫叔却说,平台期虽尝不到快速成长期的甜头,却是每一个成功人士都要经历的一个阶段,经过了平台期,后面都会变得很顺利。
然而,平台期有多久?要怎么去度过?猫叔却说,练习、练习、再练习。“把练习本身,当成自己的一部分,为了练习而去练习,别老盯着你的阶段小目标长吁短叹。”说到这些,我突然想起来那些被我搁置锻炼计划,被我丢弃在一旁的英语学习APP,还有一系列读书计划,大多都到了平台期就放弃了。
也许我离成功只有一个平台期的差距,然而我却没有坚持下去,此刻突然有想把一切都捡起来的冲动,不如就靠着这股冲动劲儿坚持下去试试看吧,反正也没什么坏处(除了少几部电视剧的时间以外,真的想不到学习有什么不好的)。
Part 2:像傻子一样努力
不得不说,我其实本身是个很懒的人,我虽没有鹿丸(火影里的角色)那般聪明,却有着他一样的“怕麻烦”。而生活中的我,更是把这些发挥得淋漓尽致,比如懒得思考的我,可以一个周末都用来发呆,或者看一些无脑的电视剧,总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让大脑休息的方式,却也懂得大脑长期不用会“生锈”的道理,可是没办法,我懒吖~
而《禅者的初心》这本书却提出了一个“马的理论”,想要成功,不如去做一匹坏马,然后花更多的努力成为一匹好马。而反观我现在的状态,估计能到一般的马就已经知足了。但是谁不想做一个成功的人呢?谁不想做一个富足的人?谁不想未来获得财务自由呢?这是我做梦都想的目标,期待未来有一天我可以有足够的底气对自己不想做的事情说“不”。
铃木俊隆禅师在《禅者的初心》书中告诉我,想要实现自己的目标,就要把自己当成傻子一般的努力、努力、再努力,这样才有可能发挥出全部的才能。反观那些成功的人,都是经历了一段不被人看好的时光却依旧没有放弃,那我有什么理由不去努力、不去坚持呢?
Part 3:好奇会害死猫,却也会带来成长
人们经常用“好奇害死猫”来吓唬那些对世界充满好奇的人,确实,好奇会害死猫,可这也是猫的特点所在。如果你养了一只每天只知道吃和睡的、对身边的事物都提不起来兴趣的猫,你就会不自觉的对这只猫减少关注度,慢慢的它也就“失宠”了。
我家就有一只猫,目前我们已经共同居住了六年,与其说是我养着它,不如说我们是室友,每次我带了东西回来它都会很好奇的看这、看那,甚至还用鼻子靠的很近闻一闻,如果没有其他味道就用爪子碰一碰,它就是在用自己的认知方式来认识这个世界。而这个方法对人也很有用。
比如爸妈年轻的时代手机都是按键式,也都只能拨打电话和发短信,好一点的手机可以上网(普通的2G网,会磨光大部分人的耐心)。而现在时代发展很快,科技进步也很快,在我上学期间触屏手机就已经很普及,所以在老爸手机坏了以后我就很自然的买了一部触屏手机给他,却没注意他可能用不惯。如果老爸没有足够的好奇心去学习、使用触屏手机,还停留在老式的按键手机时的认知,那么慢慢的他就会越来越与社会脱轨,也越来越不懂互联网。而老爸因为有了对一切事物的好奇心,所以他愿意去尝试新鲜事物,而且不怕被笑话的问我很多问题,并自己摸索着,结果他现在用手机比我都6,有时我有一些功能找不到都要请教他(淘宝的订单比我都多=,=)。
这个道理告诉我,不要压抑自己的好奇心,哪怕我们一路都是被应试教育所束缚的,也不要丢掉自己的好奇心,因为这是提升认知的一个很好的方法。当我们像个孩子一样重新认识一些事,也许会发现以前忽略的一些细节,获得更好的成长。
说了这么多,我却像看了个狗血剧的开头,仿佛顺着剧情已经看到了结局——自己正向着最好的自己飞奔而去~愿我们越来越好~(细心的人可能发现我最近几乎每篇文章最后都会说一次祝愿,是真诚的祝愿哦,因为我希望能看到我的文章的你、一直努力不放弃的你,真的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