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雪中送炭与渔翁得利

读《鬼谷子》第16章

今日感悟:

1.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

原文:

中经,谓振穷趋急,施之能言厚德之人。

救拘执,穷者不忘恩也。

能言者,俦善博惠;施德者,依道。

而救拘执者,养使小人。

译文:

所谓“中经”,说的是前去解救陷于困境和处于危难中的人,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一定是那些能言善辩、德行深厚的人。

救援那些被拘执而身陷囹圄的人,这些走投无路的被救援者是不会忘记救援者的恩德的。

能言善辩的人,能够多做善事,广施恩惠;

广施厚德的人,能凭依大道,行为合乎道义准则。

救人出囹圄的人,必定能够豢养、驱使那些被援救的人。

感悟:

看到这段文字首先就想起了雪中送炭的故事,大家都希望在自己陷入困境时有人能伸出援助之手,这一份帮助对于援助之人来说也许是不值一提的,但对于受到帮助的人就是意义非凡的,将会对此感恩戴德。

为什么说要做那个在困难时给予帮助的人呢?

一方面是出于善良,能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帮助他人是一件对他人对自己都好的事情;

一方面是得到帮助的人会竭诚更身后的信任,有事情需要找她帮忙时都会诚心诚意的办好。

2.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原文:

解仇斗郄。

解仇者,谓解羸微之仇;斗郄者,斗强也。

强郄既斗,称胜者,高其功,盛其势;弱者哀其负,伤其卑,污其名,耻其宗。

故胜者闻其功势,苟进而不知退;弱者闻哀其负,见其伤,则强大力,倍死者是也。

译文:

所谓“解仇斗郄”之术,解仇,说的是调解弱小者的仇斗;

斗郄,说的是促使有嫌隙的强大者之间相互斗争。

让有嫌隙的强者发生争斗,对胜了的一方,则宣扬其功业,张大其声势;

对失败的一方,则对其失败表示哀怜,对其位势表示伤心,并说他此番实在是玷污了自己的名声,还累及祖宗蒙受耻辱。

这样,胜方听到我们称道他的功业和威势,便只知进攻而不知适可而止;

而败者听到我们哀叹其失败,见到自己被损伤,就必然奋发图强,拼尽全力,忘死而战。

感悟:

这个方法令我想起了某些故事里两个人在职场中由于升职加薪而开始竞争一个职位的例子;

故事里有三个人,叫他们小A、小B何小C吧。

小A是一个工作能力强,但平日里不懂的打听上司心思的人,认为自己能力足够就没有问题,竞争力足够;

小B是一个懂得笼络人心的人,平时对上司察言观色,在维护同事关系这方面也做得很好,每次积极向上司汇报工作情况;

小C是一个能力不突出又不懂看上司眼神的人,在公司里默默无闻的坐着自己分内的事情。

最后谁 会是获胜者呢?

是小B,他使用这个方法去暗示小A,说小C是威胁最大的竞争对手,然后在告诉小C,说小A的能力多么优秀,另小C更加努力工作;

等到这两人因为竞争而关系破裂时,获胜者却是没有参与斗争的小B。

这也是旁观者清当局者迷的道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