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天读了一本书,很不错,名字叫《捕捉儿童敏感期》作者是孙瑞雪,孙瑞雪教授是中国著名的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
为什么说它好,因为跟生活中的很多例子联系很紧密,生活案例,生活实践,完全是一部活生生的生活史。
很多的育儿问题,你都会释然。你跟孩子在一起的任何问题你在这里都能找到答案,所以遇到事情你不会吼叫,烦恼,更不会奔溃,你会用发展的眼光像欣赏一件艺术品一样,去看待你身边的这位或天使或魔鬼的小精灵儿,会用耐心和爱心去对待她的任何问题。
我觉得有时候孩子可以是自己的一个产品,需要你用心去打磨,如果你是产品经理你会怎么做,你需要站在客户的角度考虑问题,解决问题。
作者在文中讲到一个生活敏感期的案例,印象深刻,一个1岁的宝宝拿着一个MP3播放器在河边散步,遇到作者,小孩很警觉的看着他,下意识的身体往后退,作者马上知道他的敏感期到了物的所属和自我形成的关键点上了。于是蹲下来说,这个是你的,然后自己从兜里掏出手机,看着他说,这是我的,“这个是你的,手机是我的”,连着说了三四遍,孩子终于长舒一口气,了然了,作者知道小孩终于明白了他说话的意思。
在兜兜两岁半的时候能读到这本书觉得对于自己还是蛮幸运的一件事,因为在这里自己找到共鸣,所有的在大人看来是问题的事情,在这里都能找到问题的根源,理解它,观察它,陪伴它或许就够了。所以一句话说,孩子的一切问题都是家长的问题。存在即合理,所以我释然了。
抓住敏感期就抓住了一切,在蒙特梭利所著的《童年的秘密》提出5个敏感期的概念,秩序的敏感期,口手的敏感期,行走的敏感期,社会性的敏感期,细小事物的敏感期,这几个阶段。
敏感期有长有短,每个孩子的发展阶段也不是完全相同,敏感期可能有的孩子一个月才过去,有的一周可能就过去了,长的也有半年的,有的持续时间长,有的稍纵即逝。但是大部分都依照周期规律进行,不会差太多,一个人要想获得成功,健全的人格是必须要有的,抓住敏感期并且适当的引导,用爱和耐心爱心做辅助,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相信每个家庭都可以和谐完美的渡过这个阶段。
作者在这里也对孩子的养育提出一个要求,我们首先需要妈妈成为一个观察者,有了这个意识的妈妈一定能够很快发现,儿童会在长达几个月的时间内对一件事情不断重复的做,那么我们就可以断定儿童处在一个敏感期,那么我们所要做的就是,看见,懂得,并支援儿童去做,提供儿童所需要的环境。
儿童的敏感期大致分为几个阶段,从出身到2岁,两岁半到三岁,三岁到四岁,四岁到五岁,五岁到六岁,六岁以上。
自由的心理,爱的氛围,丰富的教具和大的活动空间是儿童发展的充分条件。
作者提到,孩子长到两岁多的时候,可能活动范围不仅仅限于吃喝拉撒,她有了双脚,可能需要更多更丰富的活动空间。
如果孩子犯了错误,你是否尝试着把孩子自身和孩子做的事情区分对待,你要让孩子知道,你是爱孩子的,但是不喜欢你刚才做的事情,让孩子感觉到这点,这样她才会安心和有勇气面对未来的挑战。最后我想说儿童是在犯错误和改正错误中成长起来的。
慢慢的四岁以后可能有人际关系的敏感期,小朋友在一起难免发生冲突,今天你玩我的玩具,明天我玩你的,在这得失之间,她自己会找到那个平衡点,家长不必过多去干涉。
在人际关系中,儿童最终会发现,真正的朋友是建立在志趣相投,彼此关爱,相互理解的和相互倾听的基础上,小孩如此,大人更是一样吧。
一生当中,儿童会经历很多的敏感期,长到5.6岁的小朋友可能谈论和谁结婚的问题,那就是婚姻的敏感期,这是一生当中婚姻感情的启蒙基础,小女孩有审美的敏感期,穿妈妈的高跟鞋化妆涂指甲穿公主裙,数学概念敏感期,对车牌号和路上看到的数字标志感兴趣,还有很多诸如音乐,绘画,数学符号等敏感期。
了解它抓住它,儿童心理学本身就是一个很大很深的范畴,这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根基和起点。他对一个人一生都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作者也提到,抱是爱的身体语言,为什么孩子都会说“妈妈抱抱”“老师抱抱”“爸爸抱抱”等,小孩子,大孩子都需要爱,虽然我们身体长大了,但是我们仍然需要成长,没有爱我们就不再成长。
雨果说,生命中至高的快乐,就是我们有了被爱的把握。
文中作者提到要培养儿童的七个规则
1、 粗野,粗俗的行为不可以有。
2、 别人的东西不可以拿,同时自己的东西归孩子自己所有,孩子有权利自由支配。(不是自己的东西就都是别人的东西)
3、请归位,从哪里拿的东西使用完毕,请归位到哪里
4、规则,请等待公用物品谁先拿到谁先使用,后者请等待。
5、不可以打扰别人,紧急情况下,一定要打扰时,请学会说,对不起打扰一下,可以吗?
6、请学会道歉:有勇气向别人道歉,并且有权利要求他人道歉,学会知道每个人都拥有保护自己的权利。
7、请学会说“不”请学会对他人说“不”(懂得拒绝)也请学会尊重和接纳他人说“不”尊重他人的拒绝。
最后作者提到关于儿童怎么学习的问题,这个观点我很赞同,他说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学习知识,它更是建设人格的一个工具。当你用实物,用现实,用生活教儿童时,儿童学会的不光是知识,他更掌握了学习对象的本质。儿童首先想掌握本质,本质一旦掌握到手,他就开始把本质运用到各个方面,但是,这种还是在小学很少看到,这种孩子有一个特点,他掌握本质的过程一开始很慢,但是会越来越快,到成人的时候就会变成一种潜意识,对本质的理解力会像闪电一样快。
儿童的智慧是天然的,让他不受打扰的成长,比成人有意塑造好的多。
最后在文中有一段很喜欢的话分享给你:我要感谢孩子们,我如此的爱他们,崇拜他们,小心翼翼仰视他们,是他们的成长给了我们战胜困难的决心,是他们引领我们回到心灵的故乡,给了我们无尽的爱和满足感。当千万个孩子从这里走出,我知道,未来的人生路途坎坷,该经历他们要经历,但是我不担心——一个人格完整的人,在任何一个社会环境中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