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回家思念路远,而他却满载幸福!

过年回家思念路远,而他却满载幸福!

又到年末,回家的日子已定,心已踏上归途。

人世间最难得的幸福,就是还有父母等我们回家过年。

回家是归途

拥挤的车站,售票厅、检查口、候车室。每个空间凝缩着脚步匆忙的气息,有情意难舍,有殷切期盼;有艰辛与无助,也有守候与温暖…...每个表情背后或许都有一个故事。

人潮涌动的候车室,各型各色的人在这里等待那趟回乡的列车。在这里没有舒服的沙发软座,没有贴心周到的服务员,在这里,大家都只有一种身份,旅客。

他们提着大包小包的行李席在在漫长的黑夜中等待天亮,或多或少脸上都带着疲惫。即便是睡觉,也是浅浅的眯着,怕睡太沉错过到站的列车。

生活无论穷富能跟随父母身边,对孩子而言,都是幸福的。在家人的呵护下,连坐火车都是一件很新奇欢乐的事情。

火车站是承载了一个城市最多相聚和离别的地方。检票口就像一个传送带,将你从生活的城市,传送到记忆中的家乡。留下生活的压力,面朝亲情奔去!

火车旅途中的人生百态

塞着耳机侧着脸,静静地看着窗外移动的风景。再低头看看手机屏幕里的那个自己,忽然间意识到时间改变人的速度是不容小觑的。

正如许久不见的朋友说,几年的时间,我们就全然褪去了曾经的那副学生模样,一张脸上青涩的痕迹已丝毫不见。夏天悄悄地走了,秋天匆匆地来了,一年四季,冬天也即将结束了,生活的节奏就是这样容不得你犹豫。

就像窗外的风景,不论欣荣还是荒凉,都是一样的匆匆掠过。然而看得久了你才发现,其实真正改变的不是眼中的风景,而是旅途中的自己。

从某个时候开始,我们的人生已踏上旅途,我们毅然决然或无从选择地前往各个方向,接着便一直奔波在外。

从某个时候开始,我们在家停留的时间越来越短,我们离家的距离也越来越远。流年匆匆,人在旅途,来来往往,尘土飞扬。

从某个时候开始,在某一时刻发现,车窗外静默荣枯的枝桠,竟已在身后匆匆掠过的天空下,轻轻摇曳过多少年华。

尽管交通拥堵、人流拥挤等问题让人感到疲惫不堪,但是这依然无法阻挡人们回家过年的热情和期盼。他们带着笑容,带着对家人的思念,带着对团聚的期待。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千里迢迢,踏上回家的路。

最美的路,是那条熟悉的归途,是那个令人心驰神往的地方——家。这条路,我们或许走过千遍万遍,但每一次踏上,都仿佛是第一次,那种感觉,依旧如此新鲜,如此动人。

回家的路,风是暖的。那微风拂过面庞,像是母亲轻轻拍打的双手,温暖而亲切。它带着田野的清新,带着远方的诗意,更带着那份深深的思念与期盼。每一次的呼吸,都仿佛能感受到家的温暖和安宁,让人心生欢喜。

空气是甜的。那是家的味道,混合着炊烟、饭菜香和泥土的气息。深深地吸一口,仿佛能吸进整个童年的记忆。那是无忧无虑的笑声,那是与伙伴们追逐嬉戏的身影,那是夕阳下,长长的影子陪伴我们回家的温馨。

路旁的风景依旧。那片树林、那条小溪、那座小桥,都像老朋友一样,默默地欢迎着我们的归来。而路上的行人,他们的笑容、他们的问候,都让人感到无比的亲切与熟悉。

而当我们终于推开家门,那种感觉,就像是回到了温暖的怀抱。一切都是那么熟悉,那么亲切。每一个角落、每一件物品,都仿佛在诉说着家的故事。而家人的笑容、家人的问候,更是让所有的疲惫和困扰都烟消云散。

回家的路,是最美的路。它不仅是一条通往家的道路,更是一条通往心灵深处的路。每一次的归途,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都是一次对生活的深深感悟。让我们珍惜每一次回家的机会,用心去感受那份美好。

有一种“味”,是“家乡味”

《舌尖上的中国》里说:“中国人对食物的感情多半是思乡,是怀旧,是留恋家的味道。”

在中国人心中,食物是最好的感情载体,乡愁里总有游子怀念的那道家乡菜。

无论我们走多远,家乡的山山水水,一蔬一菜永远是游子心中的牵挂。

在《朗读者》故乡里,白岩松讲述了一个故事:一位老同事出国回来,第一件事不是回家,而是直奔家门口的牛肉面馆,吃碗牛肉面,然后抹着嘴,拎着箱子,心满意足地回家了。

思乡,可能是思念家乡的山山水水、亲朋好友,但最单纯是思念家乡的味道。

真正治愈一个人的美食,从不是什么山珍海味,而是那些勾起回忆的食物。

而记忆中最好吃的家乡味,莫过于爸爸、妈妈亲手做的菜。

一种食物是一种怀念,一种寄托,一种爱。

最喜欢老家啊做的各种美食,尤其是“三套车”(行面、茯茶、卤肉),还有兰州拉面。

漂泊在外的时候,我一直学着做兰州拉面,但怎么也做不出那种味道。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家的味道,是父母的一道菜,一顿饭,让我们牵挂,让我们怀念。

无论什么时候,最令我们割舍不掉的,最暖心的,永远是家的味道。

我们把思念叫做“牵肠挂肚”,因为家的温暖,往往体现在一餐团圆饭上。

家里的饭菜,也许口味上不如五星饭店,但那份“家”的味道,却是世间任何山珍海味都无法代替的。

我们又把最大的思念,叫做“等你回家”。

世间最幸福的事,莫过于一天的疲惫过后,一年的劳累之后,昼夜奔驰回家时,远远看见屋里的亮光。

总有那么几个人,在等你回家。无论什么时候,都有一口保温的热饭,等你回来吃。

家是中国人出发的起点,也是最后的归途。无论多远,这一年经历了什么风雨坎坷,回家,是我们心中的执念,无论一年到头,过得好还是不好,都要记得,回家过年。

有一种“年”,是故乡的“年”

迟子建在散文关于年货的记忆,写了故乡的年,从腊月里宰猪,到准备年夜饭,置办年货,蒸馒头、做新衣、写对联、买年画。

即使过去了三四十年,她依旧怀念的是故乡的年,怀念自己做的灯笼,怀念一家人在热炕头上打扑克,怀念过年的一杆杆红蜡烛。

即使这样的年一去不复返,但心有余香,仍在记忆中跳跃。

在每个人的心底都有一个故乡的年,岁月并没有让那些味道散去,而深深地刻在心底。

我的心中也有这样一个故乡的年。入腊月,父母就开始忙起来。

烧炉奎子、烧花卷,卤肉、卤猪蹄子、炸麻花、炒花生……

最有年味的是镇里赶大集,集市上街道两边都挂满了对联,我们在人群中挤着,感受着浓浓的年味。

年三十,扫院子,贴对联,晚上一起嗑瓜子、看晚会。

我们会把第二天穿的新衣服准备好,晚上放床上,深夜在噼噼啪啪的爆竹声中迎来了新的一年。

初一早上我们穿新衣,吃烩菜、兜里装满糖果、花生和瓜子。一定要带着爸妈给的几块钱压岁钱和同龄大的孩子一起去村里小卖部买各种各样的辣条吃。

乡村里,每家每户门前都贴对联、挂红灯笼。初一早上街上都穿着新衣拜年的人,孩子们在街上跑着,到处喜气洋洋。

那时候的年就是一种仪式感,即使离开家乡漂泊在外,年的味道还留在记忆中。

小时候,盼着过年不仅是这种仪式感,而且是这种年的味道。

城市里的年,少了这种味道,没有年味的年让人索然无味。

只有故乡的年,才是“年”,回家过年,也是想找寻这份年味。

有一种幸福,是“回家过年”,那里有等待的亲人!

作家王波曾讲过一个自己的故事:

有一年春节,他正好去外地出差,不能回家过年,于是很愧疚地告知爸妈。

爸爸明知道儿子回去不了,却还是一个人冒着刺骨的寒风,来到了家附近的小车站。

一直等啊等啊……

妈妈打电话叫他别等了,赶紧回去。

可爸爸却说:“万一他骗我们的呢,万一晚上他就回来了呢。”

爸爸盼望着儿子回家,虽然儿子说不回去了,但总想有惊喜发生,儿子能突然出现在他的面前。

当我们走向远方,离他们越来越远,才发现,父母依然在原地等我们回家。我们便是他们所有的期盼和守望。

我的父母也是每年期盼着我们回家过年。

每次打电话,母亲会问几号回来啊,我告诉她了,谁知她下一次又问一遍。父母知道我们要回去,就提前把炉奎子烤好,菜买好,还炖了排骨、卤了肉、炸了肉丸子。

小的时候,我们想念父母的陪伴;长大了,我们选择离开了父母所在的家乡;拥有自己的孩子后,为了生活我们选择长时间在外工作,却忘记父母已经开始等待我们的陪伴。

在外面打拼忙碌了一整年,春节到了,家里有等待的亲人盼着你的人盼望你回家。过年回家奔向亲人怀抱的时刻,就像是一只小船终于靠了岸。所有的辛酸,都在妈妈最温柔的拥抱、爸爸最厚实的肩膀里,化为了乌有。

外面风雨再大,只有父母会关心你飞得累不累,他们安顿好了一切让你踏实舒服,变着法让你吃好穿暖。你尽可以收起羽翼,做个长不大的孩子,被小心呵护。人生最温暖的时刻,就是年迈的父母站在家门口凝望着,等待着我们归来!

这就是亲情,无论时光如何流转,它是一件永不褪色的火红色棉衣,总能替我们抵挡往来的风雪。这就是我们不远万里也要回家的意义:此处安心,就是吾乡;父母在,就是最大的依靠。

去年我们回去那一天,路上下雪堵车,第二天下午才到,回到家,父母已经把饺子包好了,屋里暖气烧的热热的,母亲说:“晚上吃饺子。”

一路的奔波,满身的疲惫,都在父母的爱中化解,回家真好!

家,是最温暖的港湾;家,是最温暖的存在。

人生最幸福的事不过于有家回,有人等,有饭吃。

有父母在,便是最大的幸福。

越到中年越明白,只有亲情才是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东西。

在车水马龙的人间,这份爱足以温暖游子的心。

又到年末,我们为什么每年都要回家过年?

因为,忘不了家的味道,忘不了故乡的年;

因为,世界再大,总有个地方,我们可以卸下铠甲,重新做回一个小孩;

因为,世界再大,总有爱我们的在人等我们回家.......

有父母在的日子是幸福的。

要珍惜与父母的缘分,珍惜在一起的每一寸时光。

趁父母还在,趁时光还好,回家过年!

家就在哪里,年在哪里

小时候有多期盼过年,长大了就有多害怕过年。只是大多时候,所有的担忧害怕都是多余的。这些年,也有越来越多的人不敢回家过年了。打拼一年,远离家乡,离开孩子,却没赚到什么钱;一个创业失败的男人,赔了公司,兜兜转转,一无所获;单身的姑娘,没有陪着回家的那个人,不被理解,气愤又无奈;曾经不顾一切,执意远嫁的女人,却终究没能把日子过好,愧疚难言;门外寒风凛冽,心里焦虑痛楚,怕父母唠叨,怕孩子失望,怕爱人责怪……

其实,这些担心都是多余的,无论你在外受过哪些伤,无论你是以哪种面貌,何种姿态,只要回家,推开了那扇门,就会春风和煦。你的家人,永远都会在那里等着你,回家。不管是在大门外所受的伤,还是在每个人人生所留下的伤痕,甚至是家人所带来的悲伤,最终站在我这边给我安慰的,还是家人。

曾经我们都梦想着离开家,去看看外面广袤精彩的世界;我们也曾想着逃离,摆脱家人的羁绊。但走过了山,见过了水,就会发现,在人生这段旅途中,家,才是最终归宿。

中国人重视家庭,回家过年,这是千百年来中国人约定俗成的传统,不管工作有多忙,不管刮风还是下雨,大家都会赶在吃年夜饭之前回到家里。一餐年夜团圆饭,把小家庭大家庭几代人聚在了一起,一年的奔波劳累图个啥?还不是为了过年时全家人能和和美美地聚在一起,共叙家长里短,共享天伦之乐。家是什么?家是心灵憩息的港湾,家是为你遮风挡雨的地方,家是一个你一想起就无比向往和给你生活动力的地方。

无论年味再怎么变淡,回家的路再怎么坎坷,一家人齐齐整整吃年夜饭的场景,依旧是每个人心中的白月光。

眼前是远方,身后是故乡。心之所向,素履以往,他乡纵有当头月,不及故乡一盏灯,思念路远,他却满载幸福。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2,080评论 6 49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422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7,630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554评论 1 28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662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856评论 1 290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014评论 3 40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752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212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541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687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347评论 4 331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973评论 3 31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777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06评论 1 266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406评论 2 36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576评论 2 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