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阅读心中有些惭愧,在二十五岁之前我几乎没读过课外书,仅读了一本《穆斯林的葬礼》,那还是在读中专时期看到同学们对这本书迷恋的不要不要的,我才饶有兴致地去把它读完。从小就对语文不感兴趣的我,也很难燃起阅读的兴趣。我觉得阅读多少也跟家庭熏染有关,我虽然出身教育家庭,但理科才是父母的强项,儿时妈妈也给我买过很多的作文书籍,但我只有在写作文没有思路时才拾起翻看,因此以前阅读一直就不是我生活的一部分。
直到与雷哥结婚,他是一个酷爱读书的人,在他的熏陶之下我也拿起书试图来读。我清晰地记得我读的第二本书是《夜香》,那是婚后我们一起逛书店时,雷哥让我自己选择一本书来读,并且还给我留了作业,读后一定要写一篇读后感,因此这本书我读得特别认真。读后也暗暗地写了读后感,但却没敢给哥看,因为对于自己的写作水平从来都是不自信的,直到前几年哥和我说,他曾无意中看到了我的读后感,说写得特别好,能看出读得很用心,我嘴上说有点不敢恭维他的说法,但心里还是偷着乐的。婚后的这十几年在他的感染下,我也读了不少书,尤其喜欢看小说,如茅盾文学奖的部分作品,余华老师的《许三观卖血记》《兄弟》《活着》《第七天》等,东野圭吾先生的悬疑小说《放学后》《空中杀人现场》《嫌疑人X的献身》等,小桥老树的《侯卫东官场笔记》系列,外国作品也看了几部如《简爱》《灿烂千阳》《追风筝的人》,这些书籍勾起来了我对阅读地兴致,特别是这个假期我觉得每天打理完家务,坐在热乎乎的炕上,看着自己喜欢的书,是一种难得的享受。它能让我的心安静下来,不去想那些琐碎的、不如意的事情,现在只要忙完家务活,我就会不经意的拿起书来看看,似乎每天不看看书都觉得生活少了点味道。
现在阅读已经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了,它丰富了我的业余生活,陶冶了情操,使我的思维变得跳跃;它增长了我的见识,拓展了我的思路,消除了我的寂寞,净化了我的心灵;它让我重拾自信,让我对生活充满了遐想,并提高了我的认知能力和写作水平。阅读虽不能改变我的命运,却可以改变我的性格。“读书是文明的催化剂,读书而修身,修身而正心,正心而文明。”有书相伴,人生不寂寞。书是人类劳动与智慧的结晶,是我们获取知识的源泉,要想让自己变得聪明起来,就必须多读书,读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