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赐

你能够在很多个当下全然的放松吗?

当我感到内心有一丝丝紧张不安的时候,会提醒自己:可不可以身体更放松一些?心中更有爱一些?对自己有更多的体谅与关爱?允许自己花费时间去四处游荡?我会专注于呼吸,试图化掉不必要的念头。

最近常常带着妈妈,吃吃喝喝行走在各个公园里,她喜欢看树木花草,我喜欢看她赞叹这一切。如果奶奶还健在,我希望自己可以放下很多,陪在她身边,看着她的脸花儿一样绽放,然而已经没有机会,而我不想错过妈妈。我的分析师说,为何这个陪妈妈的时刻不能是珍贵的?是的,非常珍贵!我提醒自己。虽然最近阅读量减少,但是今晚发现一本好书已经很兴奋了,遇到一本好书就像遇见一位好老师,心中感叹:哇,太好了!喜悦充满身心,只有感恩!

我开始学习接受除了工作学习外充分享受生活这件事,拥有一颗玩乐喜乐之心,心无挂碍的去享受。这天,陪婆婆妈妈逛公园吃大盘鸡,晒太阳闲聊,没有时间喝咖啡,如果有一整天在咖啡馆看书看树,已经很开心,觉得心灵更滋润了,因为有宁静有思考有觉察,几乎没有太多闲聊的时刻。

而我们为何不允许自己充分的休闲?如此享受日常有何不好?明明很开心,还要暗暗内疚一下,爱与工作与独处与享乐,为何不能同等重要?不要厚此薄彼,因为它们在同等的使用你的时间。看看欧洲人对生活的热爱吧,常常在咖啡馆坐一天,出了那么多文艺巨匠。

我们活在最珍贵的时间里。

放松的身体是可靠的,时刻能做到一呼一吸放松身体化掉念头,已经相当了不起。总有一些妄念在阻碍你修行,然而它们又是最好的资粮。

今天和妈妈坐在国家植物园里的咖啡馆门口晒太阳,觉察到心里一丝丝的不安漂浮上来,是那种应该当牛马或者应该把时间用在梦想上的念头阻碍着我。有一天,我跟伴侣说,事实上我觉得人生的底色是悲伤的,因为最终一切灰飞烟灭,然而我们又爱较真,以为自己很懂。“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而我常常被笑。

就像我晒着太阳喝着咖啡,觉得自己已经拥有了想要的大部分生活质地,然而依然心里会有一丝丝慌乱。那种慌乱,似乎在表达:只有工作时才最安心,它意味着你在进步在赚钱。文化的建构已经在悄无声息地同化着你,而我又会抗拒:太累的活不想干,冬日的太阳一定要晒,咖啡馆外的雨声要看要听,不可以只有工作,我要看花草树木,嗅闻它们,触摸它们,赞叹它们,胜过爱人类。它们和孩子一样珍贵无暇,像动物一样纯真可信,还散发着植物特有的气息,令人沉迷。

这个秋天,北京已经冷得像冬天,此刻的我窝在被窝里,旁边放了几本书,打算好好看一看。

一段时间没怎么看书,觉得心灵有些干燥。白天一有空就带妈妈去玩儿,她看着一花一草,仔细观察它们,说着真好就是好。她的眼神焕发着光彩,我也很满足。我们带着玫瑰茉莉花枸杞热茶,坐在咖啡馆外面的椅子上晒太阳,聊天,她像个摄影师迫不及待的要拍各种花草,看到这个那个,不由赞叹,像个发现新玩具的小朋友。因为她,我对植物也体会得更仔细了,各种不认识的花草各有各的美,没有人类对美的标准,每朵花就是自己的标准,默默的安静的做自己。

而我好像把妈妈当个女儿在养,带她吃特色的菜,细腻丝滑的蛋糕,开车坐地铁去各种植物多的地方。她越来越觉得北京的好。人们朴素低调有礼,公园又多又大,风很大阳光也大,她也很自在。而我并不孝顺,她得听我的,我安排着这一切,对她提醒我节约这件事,当成耳边风。当她发现一块蛋糕可以买两袋面粉,一杯咖啡可以买一个礼拜的蔬菜时,简直嗤之以鼻,然而我也嗤之以鼻。我承担的起这个消费,我又不买名牌包,名牌衣,各种炫耀性的消费。咖啡总要喝太阳总要晒书也得阅读。它们是一个美好的象征符号。

当我玩乐时,我不断的调整自己的心,告诉自己如果享受了体验了就是赚到了,活着就是最大的恩赐,不要被上帝嘲笑。工作了就工作了玩了就玩了,在人生面前一切平等。生命就是一场恩赐,一切都是修行,放下分别心,安住此刻,活得通透,圆融无碍,一呼一吸皆是福。祝福自己认真的活在每一个当下,而不是头脑的私心杂念里。

其实,安心的安静的在这里就好了,那些无谓的念头放它们一条生路吧。毕竟,活着真的已是一场巨大的恩赐,还要凭什么被头脑的念头当猴耍呢,对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