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学习了高效阅读,还是用老方法


复盘事件:用高效读书法,阅读《复盘:对过去的事情做思维演练(实践版)》

复盘时间:2020.5.17

回顾目标:检验叹号老师说的,20分钟翻一本书三到五遍,了解复盘

叙述过程:读《复盘》这本书,是我在叹号高效阅读营上了五节体验课,发现复盘时,我写的就是几个知识点,而厉害小伙伴的复盘,则是有知识点,还与自身情况紧密联系,复盘的模式和我很不一样。

为什么差距这么大?

我读了那么多书,还写了一年文章,可写出的复盘,还是不规范,听课的效果还是很不理想。

我认识到,这不单是复盘的问题,而是学习能力问题,哪怕我决定开始书评和影评,强行上路,可不解决学习能力,再努力,都是低水平努力,不会出现大进步。

就说写作吧,我努力了一年,感觉越写越杂乱,我很难以接受这样的事实。学习能力不解决,就低水平徘徊。

而学习能力,我认为复盘能力,很重要的一个学习能力。曾国藩,他自认笨挫,可他利用了复盘,达到了立德、立言、立功。连毛大大说最佩服的人,就是曾国藩。

五月份,我定的目标,现在要修改,先解决复盘能力,同时检验五节高效阅读课的内容,就是20分钟翻一本书3~5遍,写出24个关键词,主题系列阅读。

对于复盘类书籍,我网上翻了一下,同类型的只看到2 本,一本是陈忠的《复盘:对过去的事情做思维演练(实践版)》,还有一本是郑强的《复盘思维:用经验提升能力的有效方法》。

我选了阅读量大,评分高的开始阅读。准备先积累复盘知识,再对另一本进行翻书。

阅读时,我先写出叹号老师的读书笔记模板。模板有梦想蓝图,蓝图是一个时间阶段接一个阶段,先是一周内,再是3~6个月,还有1~3年,三个阶段。

《复盘:对过去的事情做思维演练(实践版)》开篇就引用柳传志说:“我有所成就的话,一半源于天资,一半即源于复盘。”这时我决定按旧办法读,注意不要默读。

叹号老师说读书慢,最大原因是默读,所以才运用翻书法,戒除默读,达到一目多行的效果。

可读的过程,还是默读了。所以读完这一本书371页的书,共耗时4小时15分钟,做了46条笔记。

这个阅读速度,比一般人快,但跟高效阅读,一个小时一本300多页的书,还是慢太多,有很大进步空间。


评估结果:提炼了20个关键词,阅读了4小时15分钟,写下46条读书笔记。跟20分钟翻书3~5遍,距离大,哪怕跟一个小时阅读一本300多页的速度,还是有三个小时差距。

分析原因与预期不一致的地方是哪里?如何改进?事件的关键点是哪里?完成情况如何?如何改进?

跟预期不一样的是阅读方法,我一开始就放弃了翻书法,按着以前节奏读。虽然是4个小时15分钟完成,但我对学到的新方法,不运用,那么课程就是白学了。一定程度上,我对新方法有怀疑,感到不能有效果。

改进:下一本复盘书,我先写出24个关键词,再试着采用翻书法翻一遍,再慢慢利用快速阅读,一目多行,减少默读,这样是否能达到快速阅读,看是否能掌握一本书。

对于新方法,先是要信任,然后开始根据老师说的实践,通过不断实践,才能看到新方法的效果。

推演规律,对“分析原因”部分得到的结论进行推演后的最终结论是?适用范围是?

我们容易按着老法子进行,哪怕去学习新方法了,还是用老法子继续。

这种做法,对于成长是不利的,我们会难以接受新事物,难以接受新方法。哪怕拼命学习了,学习了许多新知识,最终从来不用它,那么努力有什么用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