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将在两个月内价格翻倍,并有可能成为继比特币之后的下一投资品?

两个月后的伦敦硬分叉将执行EIP1559计划。EIP,ethereum improvement proposal,即以太坊改善提议。


EIP 1559主要实现以下目标:

1、使交易手续费更可预测

2、减少交易确认的延迟

3、通过自动化竞价系统来改善用户体验

4、在网络情况和以太坊供应量之间建立反馈,即根据网络情况灵活调节供应量。

今天雅克布想跟大家谈谈这个伦敦硬分叉会对以太坊的生态产生什么影响,以及应该如何指导我们自己的投资。

1、什么是分叉?

所谓分叉,就是同一个区块链网络中,矿工与矿工之间产生了分歧,于是在同一个项目的基础上往不同的方向发展的这么一种情况。硬分叉指的是最后强行拆分成两个网络,软分叉则指的是最终只会妥协,保持一个网络。硬分叉意味着新旧版本软件互不兼容,必须分道扬镳,分成两条不同的区块链;软分叉则相对柔和,旧版本兼容新版本,只是新版本不兼容旧版本而已,因此虽然会有轻微分叉,但仍可共存在同一条区块链下。

2、主要变更:

这个计划提议销毁以太坊的手续费,即每一次的交易过程中所使用的gas fee的一小部分都会被永久地销毁。

首先,每一次交易都会有一个基础的手续费。这个基础手续费将会被永久的销毁以降低以太坊的总供应量。这将永远地改变以太坊的经济,因为目前以太坊的供应量并非有限的。无限供应量也是目前以太坊经常被诟病的一点。

有了EIP1559之后,以太坊有可能会走向通缩。总流通量大约为1.2亿个,大约为比特币的6倍。这使得以太坊有可能会取代目前比特币的地位。

EIP1559的出现却并不是矿工们想要看到的。现在以太坊上高昂的手续费都是进矿工的袋子的,他们当然开心啦。EIP1559的出现将会改变这个局面。因为EIP1559会降低他们所获得的“最低基础手续费”。

另外,以太坊也会完成一个从工作量证明到质押量证明的过渡。让以太坊真正成为一个以用户为中心的区块链网络,而不是一个以矿工为中心的区块链网络。

工作量证明和质押量证明的区别:

工作量证明,挖完就卖。质押量证明,挖完囤着。

因为挖矿收益之后看的是资产证明而不是工作量证明,所以会导致没有矿工愿意卖,交易又回产生通缩效应,所以供少于需,就会推高价格。

3、网络拥堵情况下,分叉前和分叉后的表现:

分叉前:

区块容量有且只有12.5M。前一个区块的最低交易费用为50Gwei。人们无法预知未来,以为现在用50Gwei还能继续进场。但实际上如果遇到一些什么代币发行,网络拥挤程度会瞬间激增。这时候想要达成交易,只能在已付的50个Gwei的基础上加钱。

分叉后:

当前区块容量从12.5M开始,如果遇上网络请求激增。则从现在开始到这个区块被填满到25M为止,手续费都维持在当前的最低水平。当当前区块满了25M,系统判定目前区块容量是否大于50%,也就是12.5M,如果是,则按每个区块,基础价格最高上调12.5%的基础费用的形式将交易费用的快速变化,转移到区块容量的快速变化。使得交易时候的交易费用上升更加地平缓。相当于是用存储空间来延缓了价格激增的时间。

为了防止矿工合谋操纵市场价格,基础的交易费用会被永久销毁。支付给矿工的只有小费。

所以,EIP1559并不是让以太坊永久性地手续费降低,而只是让手续费缓慢地爬升,让消费者有更充裕地时间选择是否进入这个市场。真正降低手续费,是要等到ETH2.0和第二层架构的出现。

具体实现机制:

基本费用:交易上链的最低费用。

每一个区块都会有一个固定的基本费用,并根据目前网络的拥挤程度灵活地调整下一个区块的基础费用。将每个区块的容量扩大一倍。

当网络利用率超过50%,基础费用上升。低于50%时,基础费用下降。通过一种市场的方式达到一个网络拥挤程度动态平衡。

(但是,如果需求过剩呢?手续费该高,还是会高。)

销毁交易费用意味着,越多人用以太坊,销毁越多以太坊,又通过质押量证明的方式让矿工尽可能不抛售。从而使得市场上的以太坊流通量更少,进而让以太坊更加值钱。

什么时候执行EIP1559?

今年七月。

以太坊可以取代比特币的主要原因是生态。他给予每一个用户一个账号单元,每个人只需要拿着那一串地址就可以购买NFT,参加Defi项目等等。能够完成一切目前的互联网应用。

投资建议:逢低小加。

具体大涨,请关注ETH 2.0和Layer2的时间节点。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