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特别勇敢的奔向你,也是全心全意的想你

“18岁的我们,曾经钟情,曾经喜欢,曾经流泪,曾经逃避,曾经屈膝,曾经无数次背离彼此。”——《继承者们》

有人说,所有的遇见都是注定的,人们总是在试图逃避的路上,遇见自己的命运。文雯从不信命,却也在遇见白介的那一刻,慌了神。

想起那些美好的时光,文雯竟然觉得无限悲伤。她13岁时父母升职搬家,来到了一个全新的学校。以前自由自在的嘻嘻哈哈的到处野的文雯,总会有许多新奇等着她去发现。

她以为这种自由自在的生活,不会因为换了个地方就消失不见。

可是偏偏她家隔壁有个好邻居,恰巧还有个孩子,白介,小小年纪就一副老干部作风,成熟的像个大人。不仅学习上自律上进,孝顺体谅父母,在为人处事上更是圆滑老道。

真正意义上的“老少幼”偏爱的宠儿,人人都喜欢和他相处,夸赞他。

作为同一层楼的邻居,于是,两个人常常被人拿来做对比,其中文雯父母尤其严重,一有不如意,都要提白介两嘴。

显然,文雯讨厌白介极了。

偏偏白介不自知,主动请缨说愿意陪文雯一起放学回家。文雯父母对白介的好感又增了几个度。

算不上青梅竹马,但也称得上是个欢喜冤家。

白介常常是年级第一,老师心中的好苗子,而文雯从小野惯了,对于学习马马虎虎就算了,她自己嘴边还挂着:做人如果没有梦想,那和咸鱼有什么区别?

但实际上,她的咸鱼生活是文雯父母看得忧伤。她喜欢写小说,却从特意系统训练文笔和文章结构,随心所欲的凭感觉,来了就洋洋散散几千大字,从不纠结,从不改错别字。

老师骂她不务正业,说想学蒲松龄,也没有那个本事,也不看看他的遭遇,活着的时候,有人欣赏吗?

父母劝她好好学习,别自己捣鼓些有的没的,学生要有学生的样子,分数和规矩才是她的人生大事。

是命运,这就是命运,往往都是事情改变人,人改变不了事情。

文雯太小,还不懂得父母的三十多年的经验里还是存在一些合理的建议。

不喜欢学习,不想被条条框框约束的文雯,依旧我行我素,她认为:“坏不是由他们说了算,只有我自己知道我是谁,只有我自己能决定自己的样子。”

现实不是儿戏,写了六年文的文雯好似黄粱一梦,她随心写的文,终究过于浅薄:

没有固定的文字套路,吸引不了读者;单一类似的表述笔法,自曝其短,更是创新能力的不足;在段落的处理上没有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不读书,不听劝,一篇枯燥乏味也没有深度的文,凭什么被阅读?

文雯哭着认命了:“我猜人生到头就是不断放下,即使令人痛心疾首,也要给来不及实现的种种好好告别。”

白介对她说:“你是很不错的女孩儿,世界上有太多太多人,有的暗淡无光,有的色彩艳丽,有的光彩照人,但是偶尔会出现一个色彩斑斓的人,当你下定决心成为这样的人,其他一切都不重要了。”

不得不说,翩翩少年一本正经的安慰哭泣的女孩子时,真的很难不让人心动。

文雯:“有时我会很感伤,你真的很优秀,我不得不提醒自己,有些人生来就是光鲜亮丽的,他们靠近我时,我会由衷羡慕他们的美丽,无奈的是,我得继续在这乏味之地苟活。”

白介听了,不由觉得好笑,“你《肖申克的救赎》看多了吧?人最重要是找到属于自己的世界,只有找到属于自己的世界,人生才有意义。”

“确实,我就是没找到自己的位置”,文雯苦笑,心里刚刚对白介有的那么一丝丝心动立马熄火了。

她感叹又颓废:“我在最好的时候碰到你,是我的运气,想想,说人生无悔,都是赌气的话,人生若无悔,那该多无趣啊!”

白介却突然认真而坚定地看着文雯:“最后会实现梦想的,往往不是最有才华的人,而是到最后,也绝不放弃的那一个人。”

文雯悟了,继续拿起来了笔,写下独属于文雯的故事……

“可是尽管如此,18岁的我们,还是奔向了彼此,牵起了手,用力紧紧抱住了彼此。我们也许会再次摔倒,也许会再次屈膝下跪,但是我们还是。尽管如此,我们还是,继续前进。”——《继承者们》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