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中的这句话是一位作者在写张爱玲的故事时立下的标题。我很喜欢这句话,但也深为这句话背后的故事感到动容。
高冷孤傲的张爱玲为了胡兰成一次又一次打破自己对爱情的底线。她欢喜于胡兰成真假虚实的评价,默许了胡兰成对于外人将她拥有的炫耀,容忍了胡兰成的薄情寡义,但她到底是张爱玲,她有自己的骄傲,更不能容忍自己放弃尊严。胡兰成自认为已将张爱玲拿捏于掌中,却也永远不会想到张爱玲这份对于爱情的决绝。
其实我很不理解,人为什么总是会自认为很了解另一个人,甚至自大的认为这个人永远无法脱离自己的手掌?在我看来,这种想法当真是太过愚蠢,如果一直抱有着这种想法,那我只能认为此人活的太过片面。胡兰成是,我父亲亦是。
看到张爱玲的故事时,我心中有很深的触动,究其原因,或许是因为在对待爱情的态度上,母亲和张爱玲过于相似。
那份爱到尘埃的卑微和最后决绝的转身,对我来说都太过熟悉,熟悉到已经刻进了骨髓,甚至熟悉到兴奋。我太过理解这份爱,这种为爱卑微的行为以及最后因爱转身的决绝。以至于在看到张爱玲的故事时我竟然兴奋到发抖,我好像终于替母亲找到了她没有做错的证据,也终于安抚了自己内心深处对于感情认知的那份不安。
其实我父母已经离婚多年,但到现在我父亲竟也不承认那一纸离婚书。我能清楚的感觉到,父亲的不放弃并非是因为感情,而是因为他缺一位免费的家庭保姆。这份认知曾令我十分心烦意乱,毕竟当初母亲离开父亲就是因为父亲的这种态度使她心灰意冷。我想让母亲过得好一些,但这几年夹在父母中间的我也过得备受煎熬。
“我尽力维护着我爱的人,却被来自不同方向的乱箭不断的刺伤,舔舐着自己的伤口,期盼着被人呵护,却在猝不及防中被人狠狠捅了一刀。”
这是我在最痛苦时的感受,绝望。我甚至怀着满腔的愤恨,却又不知道该恨谁,放眼望去,竟然觉得自己才是最可恨的那个人,悲哀。我就在这样的情绪中来回踱步。我想要休息,可一直也没做过什么;我想要行动,却浑身没有力气。我突然就理解了灰色地带,明白了那种无力感。
或许我天生就是一个不甘堕落的人,一次又一次的拯救着自己,努力过着正常的生活,努力开解自己,努力让自己过得更好。但是唯有感情,让我不知所措。
我太小的时候就看着母亲在家中的卑微姿态,我不知这是不是爱,但我明白自己无法接受这种压抑的感情。可是从来没有一个人教过我,该如何爱人以及如何被爱。
这已然成为我的缺陷。
我的父母,没有爱情故事,没有生活点滴,甚至从不在我面前吵架。现在回忆起来,唯一印象深刻的,竟然只有冷战。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美好的回忆总是很快就忘掉,而最终留下的一定是痛苦的回忆。这真是很有道理的一句话,因为我真的都忘掉了。
我关于父母的记忆已经被他们离婚后的纠缠不耐所取代,但我真是无法理解,为什么父亲不在离婚前挽回这份感情,就像胡兰成为什么一定要在张爱玲离开之后才知道回头?我当真觉得这种行为实在是多此一举,在一个已经下定决心离开你的人面前,就算你搬着十座金山也无法留她回头一笑,毕竟她要的不是钱,是你的感情。
张爱玲以一纸书信守住了自尊,母亲用一场官司换回了自由。刹那停留,只是因为那份卑微到尘埃的爱,但你若伤我入骨,我亦能转身走向天涯,要知道,我并非属你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