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17

       

图片发自简书App

        汲汲奔走,细数流年,不觉,又到了这一年夏天的大日子--入伏。在我们这里,入伏不得不算是夏季一个很重要的日子,俗话说:夏盼入伏,冬盼年。也许,人们于烦热的夏季盼望这个节日,是想给自己劳累的日子一丝歇息,一点体恤。所以,但凡有点仪式感的家庭,这一天是会隆重庆祝的。

        我娘便是个仪式感很强的人,她常说:“节日不迎,辈辈受穷。”所以,每个节日,娘总是早早盘算,精心准备。当然,夏日里的这个唯一的大日子,我们家是一定不会错过。印象中,我有生的这四十年里,这个节日的庆祝从未缺失。

        今年,当然也不会错过。上周末回家时,娘已经欣然邀约,今日,我们如期而至。中午,我带着孩子们,冒着酷暑,回到瓜菜满园、绿树成荫的家。

        一进院子,还未看见娘忙碌的身影,韭菜炒鸡蛋的香味早已飘满整个庄院了。进了屋,饭桌上,早已摆好了煮熟的嫩豆角,泡好的鲜虾皮,洗好的青黄瓜,切碎的咸萝卜,捣好的大蒜泥,还有最最鲜香的韭菜炒鸡蛋。看来为了这一餐,娘又是辛苦了一个上午,此刻,苍老的身影正在厨房里炒着肉末卤子。四十年里,这个身影虽已从娇容青丝到苍颜白发,从腰身挺直到驼背弯曲,却始终是自朝至夕辛劳忙碌,这就是俺娘,一个普普通通的劳动妇女,一个善良伟大的中国母亲。

        开饭了,白嫩的面条,十几种佐料,满满一桌。娘还是如往昔一样,殷勤地给孩子们舀好凉面,放足佐料,搅拌均匀,只是,从前是给我们姊妹,现在是为我们的孩子们。看着我们吃得尽情尽兴,娘便也乐得笑逐颜开,全然忘记了辛苦。几十年了,一样的图景,一样的长情。

     

图片发自简书App

        犹记儿时,每逢入伏这一餐,娘总会把头两碗面盛得格外满,用佐料把面盛装打扮后,就会派我们姊妹给奶奶和孤苦的二奶奶送去,有时我们偷懒不想去,或许也是赌气:本来日子穷苦,还要奢侈地送出。爸和娘便会亲自送去。现在想想,唉,那时,我们真的太不懂事!

        如今,时光老去,老一辈都已作古,爸和娘也已古稀,也许数年后,这样的幸福只能永远住进心里,只能靠慢慢咀嚼,频频回眸!

        缘此,我要及时将这些美好的画面酝酿成文字,让它们潋滟生香,芬芳成景,永远氤氲在我的心路两旁,随时捡拾,随时馥郁!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2018-7-17星期二(农历六月初五) 三伏第一天,今日入伏 初伏: 2018年7...
    唐诗宋瓷阅读 2,166评论 2 2
  • 我为什么越来越不想点开咪蒙的公众号 大家是不是在最近几年开始在微信上关注了许多公众号,其中有个人号、也有企业号。 ...
    Irene呀阅读 1,553评论 0 0
  • 最近有项研究表明:比经济危机更可怕的是,男人都不追女生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超过任何经济的探讨,房价泡沫等所有的问...
    haihailo阅读 3,269评论 1 1
  • 赖在床上,无聊的玩着手机。忽然,看见QQ里弹出与你的对话框,这是分手后你第一次给我发消息。急忙点开,你说你看了一本...
    姀乐容阅读 2,738评论 4 2
  • 花开的季节,各种各样的花儿争奇斗艳,绚丽多姿,五彩斑斓,把世界打扮的多姿多彩。 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今天发...
    一鸣0202阅读 2,361评论 0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