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过半的时候,我们迎来了立秋。
才感盛夏,忽而立秋;一叶知秋,一夜至秋。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年纪大了,秋风一吹,倍感伤悲。
身边的好朋友越来越少,至亲父母远在家乡,眼下除了陪伴在两个小朋友身边,就是日常工作。在不紧不慢的日子里,开始喜欢上了胶片摄影,欣赏起了老歌尤其是粤语歌。
是不是人到中年,都走在了失去的路上?例如,失去亲人,失去朋友,失去喜欢,失去探索,失去冒险......
在这个二三线城市,生活节奏慢下来,老邓在的时候尚且有人陪我打羽毛球,等他回到深圳,又剩下我一个人,去面对这两点一线的日,悲春伤秋的夜。
偶尔会和老邓说起,等到小孩大了,我就回我的大水坑,回到我小时候长大的深山农村,回到人类最原始的作业模式,耕种-自给自足,在白天劳作出汗,在黑夜欣赏夜空和孤独终老。
是厌倦了婚姻嘛?也不是,只是慢慢地在婚姻中丧失了喜欢的能力与喜欢的快乐。人是动物,是动物就不会永远保持喜欢一个人的能力,年少时喜欢的少年,中年后细细想起来,也没有那么欢喜了。
很难想象,我已经结婚将就6年了,有了 两个小孩,又在今年初,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没有留下第三个胎儿—这深不可见的悲伤呀,每每在夜深人静地时候都会席卷而来,将我吞噬在悔恨与自责的伤痛中,留下时间和我,独自度过永远不可能疗愈的境地里。
也许正是因为经历了那么多的失去与获得,我才更加想念,想念小时候生长过的,疼痛的童年时代,无所依靠的青春期,经历过贫穷,经历过讥讽与丑陋的地方,仿佛只有这样,我才能感受到自我的存在。
所以我大概是一个最为矛盾的矛盾体了。
这样的矛盾体造就了我,纠结,日思夜想,自我伤害,自我怀疑的性格,也因为这样的性格,所以我永远不会无忧无虑地开心。
最令我欣慰的还是,我从来没有迷失过自己,坚持学习,阅读。小朋友慢慢有一天会长大,会不再需要我的臂弯,这便是我十分珍惜和他们在一起的时光,也因为他们,疗愈了我的很多不愉快,也让我在婚姻的人情世故里不断地妥协和包容自我。
就像我的同事Jungfeng跟我说:我老婆几年来再没有和我回过家里看望父母,别人都以为我离婚了。他说这句话的时候非常平静且自洽。
所以婚姻并不能成为道德绑架一个人的理由,正因为有这个想法,我不再强求另一半按照自己的所思所想处事,他有他的坚持,我也有我的不悦,那么就应该彼此放过。
当年说因为爱情结婚的那个人,现在也可以因为爱情变成了不那么亲近的亲情,而自洽。
这也便是为什么当我看到60多岁的李国庆,以“依然相信爱情” 为主题迎娶他的北大校友妻子:张丹红,我感到无比地触动,60岁了,还会相信爱情吗?身处婚姻中,马上要7年之痒的我,不可知。
因为婚姻于当下的我而言,更多的在于共同履行抚养孩子长大的责任,可能于我丈夫而言,有了利益和风险的共同体,是婚姻最大的意义。你要说,没有爱,也不是。要说,有年轻时候的爱情,可遇而不可求。但是可能,我最为亲近的朋友,是他,因为我想打球的时候,他可以随时奉陪。
中年人的需求多么简单,只是缺一个陪你打球的人。
怀疑爱情的人,也许不仅仅是我,还有我身边的事,无不在讽刺,当你无比坚信的情感,也有可能以不一样的方式展现给除了你以为的其他人,一个我很喜欢的老师,她对我分享她和她先生的过往事迹时,我也以欣赏和崇拜的心情,去阅读她分享给我的她先生的文学作品,满怀羡慕和对美好爱情的祝福的我,却被她先生告知,老师不是他的妻子,我除了惊愕便是十分不解,当然我没有告诉老师这个事情的真相,但是我却替老师自以为是的爱情,而难过。难过的是,女性到底要自我奉献到什么程度,男性才会共情并且换位思考女性的艰难与思虑。
走过了25年的夏天,这个多雨的季节,这个多么伤悲的一个夏天,又要匆匆去接收秋风的潇洒了,这四季变换一个不留神,就让我无法呼吸,遍体鳞伤。
独留我,在秋天里,思念,思念远方的不可得,思念我爱过的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