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第六十六章

六十六章(治国)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1.  百谷王:百川的首领,河流的汇聚之地。谷,即川。

2.  下之:处于其下。

3.  上民:处于民上,统治百姓。

4.  先民:处于民先,领导百姓。


【译文】

江海所以能够成为百川汇流的地方,是因为它善于处在低下的位置,所以,能够成为百川的首领。

因此,圣人要统治百姓,必须用言词对百姓表示谦下;要领导百姓,必须把自身放在百姓的后面。所以,圣人处于上位而百姓不感到沉重,处于前位而百姓不感到危害。所以,天下百姓乐意拥戴而不厌恶。因为他不争,所以天下没有谁与他争。


老子以江海为百谷之首为喻,说明“善下”的重要性。本章论述谦下卑弱的道理,重在治国。统治者高居百姓之上,剥削压迫,作威作福,百姓必然认为是沉重的压力和负担,进而激化矛盾,造成动乱,因此,统治者一定要言下身后,谦恭卑弱,才能“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这样,才会永远处于“莫能与之争”的有利地位。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