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儿子就对电梯表现出特殊的热爱。两三岁开始每天最喜欢的事情就是跑遍整个小区,去按各个单元的电梯。走进单元楼,按下电梯后仔细观察,听听声音有什么不同,显示屏有什么区别。回来后最喜欢的事情就是滔滔不绝地汇报哪个单元的电梯坏了,哪个单元的电梯昨天和今天有啥不同。等到了商场、办公楼,如果找不到人,只要往电梯边寻找,准能找到他的身影,他就这样全神贯注地盯着电梯看人群进进出出,一脸满足的样子让人忍俊不禁。等长大一点了,他开始研究电梯的构造,家里的电梯模型动手拆装,了解了电梯的各部分构造。纸上画的全是电梯的各个楼层,家里墙壁上贴了电梯显示屏的画,假装家里有电梯。
我问儿子,长大后的梦想是什么,儿子毫不犹豫地回答“我要当电梯维修工”。好吧,这个梦想应该不难实现,我有些哭笑不得,儿子的目标竟然这么低,心里难免有落差。有次和友人谈及,她告诉我,孩子的梦想并不意味着这是他长大后要去实现的目标,而是让现在的每一天变得有意义。我豁然开朗,是啊,梦想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了梦想,每一天的努力都有了箭靶子,有了催生努力的动力,有了前行的意义。
想着自己的失落,着实好笑,也着实幼稚。大人总期待着孩子的梦想是高大上的,是难以企及的美好,是象牙塔顶端的绚丽,我们好像无法接受孩子的梦想是平庸的,是自认为唾手可得的。这种落差表现了成年人对孩子的精神压榨,是极不道德的。
反思了自我的肤浅与幼稚,开始快乐地接受儿子的梦想。家里有了儿子动手改装的“电梯装置”,纸上画满了儿子畅想的100层电梯,晚上睡觉的时候耐心倾听儿子诉说梦想中电梯的每一层的秘密和惊喜,不同品牌电梯的差异之处等。原来平淡无奇的电梯也能给我们带来无穷的乐趣,这不正是儿童体验生活的可贵之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