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国总统大选终于落下了帷幕。
这一届竞选,过程峰回路转,情节跌宕起伏,素材多得都够拍好几部好莱坞大片了。
最终,尘埃落定,川普成功当选。
能当选总统的人当然不简单。
首先,川普是个成功的商业家,大富豪。
其次,川普还是个高产作家。他写过小说,还前后出版了16本书,其中有一本几曾大红大紫。
这里说说他写的《The art of the deal》(《做生意的艺术》)。
为什么说这本?
因为川普在这本书里写了一句大实话:
你在做的事,多半会失败的。
——越是有希望,越是有前景,越是值得你付出,越是有成功可能,失败的概率就越大。
虽然这话前后逻辑似乎有点不大对头,前面的4个“越…”与后面的“失败的概率就越大”似乎没有什么因果递进关系。
但显而易见,这话的意思起码包括了这一点:成功与失败一样都是偶然事件——当然,这里的成功指的是我们平常所讲的功成名就,那种选择放下,坦然面对,然后悠然自在云淡风轻的不算。
那川普说这话意图何在呢?
其实是在告诉读者:没有必然的成功,只有面对失败后应该怎么办。
川普的原话是这样的:对于每一单生意,我都有至少六个应变方案。原有的计划可能会落空,但赚到盆满钵满的目标,不能失败。
这里说的其实是他亲身经历过的一件事。
川普毕业于沃顿商学院。大学一毕业,他就进入父亲创建的房地产公司任职。
虽然川普大学四年的暑假都会协助父亲管理业务,但他毕业后不愿再待在生活圈子狭窄的纽约市皇后区了,而是独自迁居繁华热闹的曼哈顿区——据说在这里他结识了更多有钱有势的政经名流,对他日后发展房地产事业有莫大的助益。
后来,政府承招承建人开展民用中档楼房建设,于是川普积极投标,拿下了一个小项目。
接着,政府提供的资金到位,准备营建,项目开工没多久,政府的财政就有点捉襟见肘了,更撕破脸皮,果断赖起了帐来。
怎么办呢?
川普不慌不忙,启动第二行动预案。这第二行动预案,是游说政府建一座会议中心。
川普用他的如簧巧舌软泡硬磨,硬是令政府以为自己真的需要一个会议中心,然后川普就说自己手里有块地,愿意忍痛割爱,把这块地让出来,价钱好商量。
就这样,政府果真把川普手中的烂盘子接了过去。
然而,这样的完美运作,在当时却引起了那些因为项目失败而倾家荡产者的不满,他们为此忿忿不平,说你川普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就是运气好吗?如果我有这好运气BlaBlaBla……
结果,川普提醒对方:持续的好运是一种能力。你看到的是运气,我看到的是努力。
对方不买账,继续嘲讽:少来,如果政府不建会议中心,不接你的盘子,你会死得比我们更难看。
川普哈哈大笑:将烂盘抛给政府,只是我的第二预案。我还有第三预案、第四预案、第五预案……甚至第六预案!
也就是说,在川普执行第二预案时,第三第四预案也已经伺机运作,他同时利用诸如银行业、体育中心等项目,随时准备跟上,继续推进……
这就是全局观啊,格局啊,运筹帷幄啊童鞋们!
从川普这件事,我们可以知道一个事实:我们常常说的高瞻远瞩其实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下赌注,追求的也只是大概率事件。
未来还未来,在当下的那一刻没有人会知道自己是走上了康庄大道,还是正在钻进一条死胡同。
只是预测对了的人是“成王”故而被我们记住,而折戟沉沙者则成了“败寇”从此销声匿迹了无踪影罢了。
背景强大的商业大亨如川普,也要面对同样的困局,只是他为此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如此而已。
你我等凡夫没有川普那样的资源、智识与智商,也要尽量考虑周全:万一失败,还有什么补救的办法,再次一点,面对残局,如何收拾。
厉兵秣马,未雨绸缪,是每一个人都需要考虑并做到的。
生活中,我们常听到很多如果:
如果当初如何如何,现在就会怎样怎样——
如果在淘宝建立初期我就开家网店,现在也是淘宝的第二个柠檬绿茶;
如果当初我随同事一起跳槽,现在也是上市公司的高管;
如果当初我娶了那个很有钱但是很丑的富家女,如今就不用对着一个长得沉鱼落雁却十指不沾阳春水的俏媳妇,每天为了柴米油盐争得不可开交……
川普这事也在告诉我们:哪来那么多的如果。
没有如果,只有如何——在问题出现的当下,如何应对的如何。
试想,淘宝刚起步时,上网购物的人都没几个,你能预见到网购今日的规模与影响力,然后坚持下来吗?好了,现在形势一片大好,叫你杀进去,估计你又会觉得竞争激烈,难以突围了吧?
确实,进入一个商业领域,不确定的问题就有两个:
若“有幸”进入了蓝海,市场处于空白,前景远大,但眼前空无一物,一切仿佛都是空中楼阁,自己更像在画饼充饥。你得面对从无到有,直面别人的质疑与不解,你确定能一心不乱,心无旁骛地坚持下去?
若眼馋别人赚得盘满钵满,头脑发热一个猛子扎进去,却“不幸”掉入了红海,这里竞争白日化,天天玩价格大战,你又能否放下焦躁,独辟蹊径,在十面埋伏中杀出一条血路?
所以,终归不只在于项目是否可行,远景是否璀璨,还在于你是否是运作项目的人那个对的人,并在合适的时机进入而已: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存在着非常大的随机性。
而这,也是成功不可以复制的原因。
如我等大多数资质平庸之人,没有超凡的智慧与格局,更没有足够的资源以供调配,做不出前瞻性的预案,就只能用一个傻办法——
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朝前迈进,当路上出现障碍时,不急着退缩,也不恼怒焦虑,而是冷静下来看一看,想一想:是跳过去,绕过去,还是悬崖勒马,回头是岸。
这,可能就是最贴近客观事实的,也是最积极的处理办法了。
这里说的当然不只是商业项目,还包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如婚姻,如爱情,如工作,如学习,如我们屡屡面对的每一次的“向左走还是向右走”的抉择。
总而言之,对于未发生的事情,除了拼人品(运气)外,成与败,得与失,概率大抵都是均等的,就如同俄罗斯轮盘赌一样不可捉摸。
只是,同样一件事情,由不同的人来处理,用不同的维度去思考与应对,可以出现完全不一样的结果。
而这,正是我们要持续学习,努力实践,提升自己的原因。
我是悟恩居士,一个会写字的修行人。说到底,通过学习实践来增加思想维度,提高处事能力,以此提高解决问题的概率,才是我们可以做并且要持续做的功课。祝诸位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