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囤积

1、主题是什么?

      囤积是种病

2、事件是什么?这几天微信空间总提醒空间已满

3、即时反应是什么?

紧张!要接受的信息进不来,怎么办!什么意思?空间满了!我没干啥呀!

手忙脚乱!看不懂提示!真笨!

4、此刻身体的感觉如何?

脑子乱!心跳加速!万一老公发信息没看见怎么办?九型群里的信息看不见怎么办?十万个怎么办?

        特别是最晚林老师的微课就没有接受全,急呀!

5、内在对话是什么?

删吧?啥那个呢?都重要呀,不能删!不删就没空间了,你看着办吧!好吧,从最不重要的开始删。哪个不重要?对呀,都挺重要的,不重要的就不会关注呀!下不了手!

6、内在感受是什么?

哪个都重要,哪个都不重要!我一直活在重要里,把自己丢了!所有群里的东西我都存着,特别特别重要的,比如“陈浪心语”我自己还有一个单独的微信号,每次都发送给那个号留存,一是我自己随时可以重复看,二是万一谁需要我可以随时找出来,以至于手机运行慢,空间不够用。

        生活中也是这样,买菜的塑料袋存起来当垃圾袋,买东西的袋子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家里的抽屉柜子里都是,用不完,也舍不得扔;穿不了的衣服除了可以送人的外衣,自己还存好多内衣、背心一大箱子。

        工作中电脑里存着近十年的资料,有分类的,有分人的,以至于下属的资料找不到了我还留存着。电脑空间也常不够用,屏幕上总是满满的。

7、自己内在什么情绪伤痛(情绪钩子)被触动?(需要临在中去经验和表达)

          要用好所有的资源,以备不时之需,小时侯物资匮乏,零食、零用钱,甚至吃好菜都是分份的,一人一份,没有多余的,吃快了、用快了就没有了,要留存。父母也总是说:“你是大姐要起表率作用”

        笔记本从来都是正反面用,新的可以随时借给妹妹们用,这样会得到父母的表扬,“看这孩子多会过日子”,可睡不想用新的呀,但为了得到父母的关注,可以牺牲这个欲望。

       

8、发现自己有什么限制性信念?

      我需要为他人负责,这样我就是好人,可以保持那个好人形象。

          为了这个形象甘愿放弃自己的欲望。可谁让你这样的呢?没人呀!是自己作茧自缚!

9、临在后看到的真相和可能性是什么?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首先要为自己负责。

        微信里的信息自己看过了,感受过了就可以了,没必要留存的就删除,对自己有用的就留存,只是为自己留存,而不是为他人,当然,也许自己留存的他人正好需要那就可以分享,而不必为了别人的需要自己没有满足而自责。

        生活、工作中也是一样的,尽量化繁为简。

10、可调整的回应和选择是什么?

        开始动手清理空间,除了老师的心语、助教群里的信息,全部清空。

      相册里五千多张照片除了九型课照片和老公、女儿以及自己的几张旧照全部删除;二十多个视频只留下近几天的四个,其余的全部删除。空间出来了十个G。

      完成这些动作花了一个多小时,但人顿时感觉轻松了不少。带着书和狗到公园里散步去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爱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我们的人生何其短暂!在有限的生命里,有限的爱只能给予少数特定的对象,当然最重要的是自己。

        即便很多人或事需要我们投入精力和爱,我们也必须有所选择,确定谁、哪些事更适合作为爱和投入的对象,谁更值得我们付出真爱。在这个过程中既是自己心智成熟的过程也是帮助或促进他人心智成熟的过程。

        这样的人生、爱才是有价值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