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光不问赶路人,岁月不负奋斗者。苏格拉底曾说:“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追逐梦想的道路,也许很艰难,但正值青春的我们,始终将心中燃烧着的炙热梦想,化作脚下不停的步伐。又是一年“五四青年节”,为传承五四精神,绽放青春力量,青创繁星发起第三届“知识就是生产力”征文大赛,携手千名新时代创业者,谱写新时代青春华章——跟青创品牌创始人张萌老师一起,以“用知识托举青年梦想,用奋斗谱写繁星华章”为题,讲述自己学习成长、逐梦青春的蜕变故事。奋斗是青春的底色,行动是最好的传承,我们一起向青春致敬!
一部电视剧唤醒一个少年躁动不安的心
2021年,正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一部叫《觉醒年代》的电视剧吸引住了我的目光,竟然全程跟播电视台更新看完了全集。这部剧中的人物大多都是百年前的80后和90后,当时就在想1921-2021一百年时间,相比较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长河,一百年距离我们好近,当下作为百年后的90后,我们在做些什么,应该肩负什么样的责任和使命。
此时的中国,经历疫情的高压检阅显现出强大的能量,民族自信心进入了空前的阶段,但还远远不够。而在个体上,“佛系”、“打工人”“社畜”“躺平”的广泛传播,也显露了青年人的“冷气”。
恰逢当时的我,在职场辗转5年,埋头苦干不知道抬头看路,职业生涯也遇到了瓶颈期,开始深刻思考如果没有眼前这份工作我到底还能做些什么,除了基本的生存问题之外,是否还能创造一些更大的价值,还是甘于平庸,就这样过一天算一天。
对于我的困惑,庆幸那个当下《觉醒年代》给了一些无形胜有形的启示:
辜鸿铭说中国人应当自信:
“中国人身上,有其他任何民族都没有的、难以言喻的东西,那就是温良。温良是一种力量,是一种同情和人类智慧的力量。中国人之所以有同情的力量,是因为我们完完全全、彻彻底底地生活在一种心灵的生活里,这就是与洋人不同的地方。中国人的全部生活是一种情感生活,是一种来自人性深处的情感,是心灵的激情,和人类之爱的情感。”
真正的中国人,是有着赤子之心和成人之思,过着心灵生活的人;
中国人的精神,是永葆青春的精神;
中国人精神不朽的秘密,就是中国人的心灵与理智的完美和谐。
蔡元培说我们应当砥砺德行:
“国家的兴衰,要看社会风气是高尚还是低劣,如果都流行于这种社会风气,前途不堪设想,所以要有卓越之人,以身作则,尽力去矫正这种颓废的社会风气。诸君皆为大学学生,地位甚高,肩此重任,责无旁贷。如果德不修、学不讲,还与这种颓废的社会风气同流合污,那亦是侮辱自己,更何谈,做他人的榜样呢?
陈独秀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我们这些人的责任就是要通过办杂志辨析、选择和验证出一种当代最先进的思想理论,作为改造中国青年和改造社会的指导思想,来探索出一条振兴中华的道路。”
思维决定行为
只有思想受到了洗礼才会行动去做一些该做的事。
在寻找人生价值的过程中,一句:“助力青年成长成功”的口号让我关注到了青年微创业,也就是现在的青创繁星。很好奇到底助力青年成长成功是一件什么样的事情,后来才知道,这是作家张萌老师在13年创业之初立下的志向。那个时候她也就二十多岁,我们都知道这叫做少年立大志。然而现实是有多少人是立下了长远的志向的,有多少人是真正基于使命愿景价值观在做事情?想想我自己二十多年来跟随着社会的洪流,上学,上班,不知道自己的价值在何处,看到张萌老师这样的存在让一颗躁动的心开始有了安放的地方,读她的书,听她讲课,成为她的创业者,走近她深入学习。
记得《苏世民-我的经验与教训》一书中这样写到,“做大事和做小事的难易程度是一样的,所以要选择一个值得追求的宏伟目标,让回报与你的努力相匹配。”
俗话说,大处着眼小处入手,有了愿景使命,那么做成一件大事就是用无数的小事组成,开始跟着张萌老师一起早起、读书,用三个月的时间完成了在线学习服务师,互联网营销师,直播销售员的学习,也正式养成了一直想早起和读书都没有持续做到的好习惯。
事实证明,好习惯只要愿意坚持,最终都会成为你的硬本领,通过青创繁星的基石理论“学习五环法”学、思、做、教、赢一步一步践行。从自己做到早起,带领早起营助力越来越多想要自律的伙伴养成早起习惯,通过自己养成读书的习惯,带领好书共读营,帮助想要读书却不能坚持的伙伴完成一本又一本书的阅读。再到直播技能,社群运营技能,通过学习,让知识变成了生产力。
助力青年成长成功的顺序是先成长再成功,底层好习惯的养成总是逆人性,但一个人如果能做到早起和终身学习,他一定不会不优秀,选择了一个美好而正确的事情,就长期主义坚持,时间会回答所有问题。
相比前100年的90后,出生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是多么的幸运,还有什么理由不拼搏,不努力。
站在历史的长河中看当下,不会焦虑,不会迷茫,不会浮躁。
希望我们都能始终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心,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保持持续学习的习惯,再大的困难心怀英雄主义终将可以战胜一切,我们比自己想象的要更强大。
愿我们都步履不停,闪光如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