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的那些坑

当朋友圈有XX患重病或因重病、意外导致死亡时,第一想到的是要给自己买份保险,最起码有个保障。让自己安心,所以就开始找各种保险公司出方案,总希望能够买到万全险,就像购物一般,希望花最少的钱,买到超值的东西。比划来,比划去,最终也没有高中敲定用哪个方案。

今天看了阿何写的关于保险的文章,很受触动。做任何事情,都要抓住事物的本质,才能有的放矢。

在买保险这个事情上,我们需要有“全局”思维,综合考虑我们所面临的风险,预算和偏好等。寿险,重疾,医疗,意外是保障四大刚需,分别起到不同的作用。

我们必须根本自己的实际情况,购买保险,而不是茫目听从保险人员的推荐。

买对保险的6个正确打开方式

1.保额的重要程度大于一切

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可以适当的牺牲保障时长,满足额度要求。中国人的平均寿命是76岁,保到70岁,把保额做足,后面其实可以顺其自然。


2.想要保身故,应该选择定期寿险,而不是意外险

大家总是担心年轻的时候万一挂了怎么办,想要买意外险,但实际上90%以上的身故是由于疾病造成的,意外险,只赔由于意外事故而导致的身故。我们真正需要的是定期寿险,30岁的女性买100万保额,也就是600块左右的事儿,比意外险贵不了多少。


3.重疾险+医疗险,才是完整解决大病问题

大病有两个影响,一是看病花钱,医疗险解决;二是收入损失,重疾险解决。两个保险的作用完全不同,但相互补充,缺一不可。

医疗险以一年期为主,有可能以后买不到,而重疾险保长期,不用担心生病以后买不到的问题,长期也能弥补医疗险的不足。


4.先大人后小孩

大人只要有收入,健康地活着,就是对孩子最大的保障。孩子的保险不能喧宾夺主,大人也不能有侥幸心理,觉得自己不会出问题。

5.先保障后理财

买保险是不能赚钱的。

监管三令五申“保险姓保”,目的就是让保险回归保障本质。其实,很多市面上的理财险是没有保障功能的,附加险的保障价格比单买都要贵,理财收益也低过银行,回本期就更漫长。在保障买足之前最好不要碰。

 

6.做好健康告知,避免不必要的理赔纠纷

有些业务员会以“两年不可抗辩”等理由让你隐瞒健康问题,但理赔跟价格,公司大小经营是否亏损都没有关系,只有健康告知是未来能否顺利拿到理赔的关键。保险公司要是在理赔的时候查出当年客户隐瞒了健康状况,就意味着理赔纠纷。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春意在蔷薇,小鱼儿等文友的笔下活色生香。后知后觉如我,就是对春没感觉。突然降温,只有冬的感觉,冷得瑟瑟发抖。光...
    81d1aa263da清风阅读 3,060评论 4 0
  • 截至2016年11月,我已毕业3年零4个月,细想了3年来的经历,看看我是否完有所提高和成长。 2013年我初毕...
    陌上花朵朵阅读 3,203评论 5 7
  • 1、自己没有了灵魂,才想去控制别人的灵魂 2、爱,是为了成长,成长需要足够的空间 3、增加别人的依赖感,让别人离不...
    蒋泳频阅读 1,638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