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强者不合群?

先说答案:因为夏虫不可语冰。

大刘目前在某互联网大厂当架构师,他是个很工程师范儿的人,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讲,技术仅仅是谋生手段,但对于他来讲,技术还是他“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执着。在公司里,大刘是同事的技术大神,遇到难解决的问题,同事总是第一个想起他,而他也是来者不拒。每当一个个技术难题迎刃而解,在同事们赞许的目光中,大刘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一日,大刘的朋友(他昔日的产品经理搭档)老杨约他喝酒,酒桌上,老杨频频向大刘敬酒,称赞大刘的技术NB,不能说是后无来者,但绝逼前无古人,各大互联网公司,得大刘者得天下,就犹如三国时代的乌龙凤雏一般,技术壁垒杠杠的。酒不醉人人自醉,大刘飘飘然了。

老杨见状,不失时机地说:“我这边有个好机会,我们公司现在是C轮的行业独角兽,刚融资了三亿美金,目前是粮草充足,要找一个技术大牛当总架构师,你考虑一下不?你在现在这家公司,就负责这么一小块事,带七八个人,也太屈才了,没法实现你真正的技术抱负啊。”

大刘感慨道:“兄弟,你确实说我心里去了,我也一直想试试hold更大的盘子,挑战一下自己。但现在的公司已经内卷成这样了,人才密度过剩,大家基本上是抢活干,根本没有机会啊。对了,你刚说的总架构师是什么意思?”

老杨说:“就是只搞你那心爱的技术,不带团队,不用处理团队里员工关系那些麻烦事了。”

大刘有些担心:“那没有实权的话,会不会没人听我的啊?”

老杨说:“不会啊,你技术这么强,露两手给他们看看,大家就对你心服口服,百依百顺了。”

大刘一想,也是,大厂这么多优秀的人,都对我有口皆碑,去这种小厂的话,绝逼降维打击,大刘心动了。(此处简述)没过多久,他跟这家C轮公司的技术vp(他未来的老板)见了一面,聊了两个小时,然后又跟公司创始人聊了聊,最后跟HR谈好薪资,他就跟现在的公司提了离职,一个月后,他就去入职了。

此时的大刘满腔抱负,恨不能马上改善公司的技术现状,提升整体的技术体系。但入职的第一天上午,刚办完手续,他就被叫到一个故障复盘会上,会议室里面坐满了人且站满了人,大家面色凝重。

原来,这次的故障对公司形象影响很大,公司的竞对也在趁机抹黑。故障原因是,用户在提交订单后,进入了收银台页面,在支付的时候,下游服务由于新增了业务逻辑,导致执行时间变长,超过了上游服务的超时时间设置,且上游服务设置了超时重试(包括写请求),而下游服务又没有根据订单号进行幂等性校验,这就造成了一笔订单的重复支付,不止一次扣了用户的钱。

目前研发团队的解决方案是,只把超时时间调长了,把300ms调到了3s,暂时止损。不得不说,公司的研发团队确实差一些,你一言我一语的,解决方案说不到点子上。有的说赶紧优化接口性能的,有的说把微服务重新拆分的,还有说加mq转异步的。

大刘清了清嗓子,说:“有三个动作:1、该优化性能还得优化;2、写接口去掉超时重试;3、下游根据订单号进行幂等性校验。这样三管齐下,无论哪个环节再有失误,其他环节也能把问题卡死。”

会议室里面鸦雀无声了十几秒,然后有人说:“为什么要取消重试啊,重试了不是可以增加支付成功率吗?这样对用户体验不好。”又有人说:“为什么下游要进行幂等校验啊,上游应该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啊。”还有人说:“进行幂等校验需要查库,接口不是更慢了吗?”

大刘耐心地解释着,但大家还是不认可大刘的方案。这个时候,研发vp忽然说道:“大家给的方案都不错,证明大家也是深入思考了。但我觉得,这次故障的主要原因还是没挖掘到。我认为主要原因是——大家还是没有全身心地投入到我们的事业中去。”

大家面面相觑中,研发vp喝了口茶水,继续不紧不慢地说道:“你看,如果这个故障,我们都review几次代码,或者QA多测测,以大家的聪明才智,肯定能发现问题的。年轻人,不能怕辛苦,不能得过且过,希望这次故障,大家以此为戒吧。散会。”散会了,大刘有些茫然若失。

接下来的两周,大刘发现,他跟公司的其他工程师完全无法在观点对齐,简直是地狱模式。

比如:大刘帮工程师A优化完SQL,工程师A觉得这样只是case by case解决问题,而不是从根本上解决。他认为公司业务体量太大,公司应该进行技术栈升级,把数据库从从MySQL换成Oracle。

比如:大刘帮工程师B做核心接口的性能优化,接口响应时间从800ms变成了70ms,但工程师B却觉得应该进行服务器扩容,而不是一个接口一个接口优化,这样还是case by case。

比如:大刘觉得现在的微服务拆分得有问题,根据领域模型拆分就够了,但现在的拆分竟然还把controller、service和dao层也拆分了,把调用链路变长了,且服务器的资源也不能充分利用,但大家都认为这样可以增加复用性。

比如:大刘让各个团队把对时延性要求不高的读接口走从库,减少主库的负载压力,但各个团队都觉得自己的接口重要,没人配合,最后不了了之了。

比如:研发vp找到大刘,说:“未来我们公司的业务发展会非常迅猛,不仅仅在众筹和保险上,还有可能做药品的全链条供给售卖,创始人还打算在两年以后造车,你设计一个系统架构去支持我们的业务变化吧。记住,不要case by case啊,我要通用架构。”

慢慢地,大刘开始沉默寡言,甚至有了一些沟通恐惧,能不参加的会尽量回避,连中午吃饭都是独来独往了。他开始怀念前公司那些优秀的,谦虚的,聪明善良的小伙子们。

为什么强者不合群,因为:夏虫不可语冰,井蛙不可语海,凡夫不可语道。

全文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