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分享:《琼美卡随想录》木心

《琼美卡随想录》


木心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木心  一九二七年生,原籍中国浙江。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一九八二年定居纽约。



内容摘抄:

论事毋涉私心意气谓之谦,命世不计个人得失为之狂。

不谦而狂的人,狂不到哪里去;不狂而谦的人,真不知其在谦什么。

莎士比亚吗,他全无所谓,随随便便就得了第一名,幸亏艺术上是没有第一名的。

本该是“想象力”最自由,“现实主义”起来之后,想象力死了似的。加西亚·马尔克斯又使想象力复活———我们孤寂了何止百年。

希腊神话是一大笔美丽得发昏的糊涂账,这样糊涂这样发昏才这样美丽。

我去德国考察空气中的音乐成分,结果德国没有空气,只有音乐。

还未分别  已在心里写信

乏味  是最后一种味

怀疑主义者其实都是有信仰的人……嘘,别嚷嚷

这是个代替品的时代,爱情的代替品、友谊的代替品、现成真理、商标微笑、封面女郎男郎、头号标题新闻、真空艺术、防腐剂永恒、犯罪指南……

必不可少的空气调节器,失掉了季节感,季候风。“山高月小”是指摩天楼顶上的一块亮斑,“水落石出”无非是因为街角喷泉出了故障。现代没有英雄神话,只有许多冠军,第一奖获得者,啤酒泡沫般的畅销书。

后记:有一项恳切的告诫:当某个环境显得与你相似时,便不再对你有益。

在一个拥有好天气的冬日上午完成了《琼美卡随想录》的阅读。果然作家的随想便是我从来也不会想的呀。

读第一辑:都是一些两三百字的短篇,大都是只知道木心说得对,却不知道他说的是什么。他所想的事对我来说太“高大上”了,但其实别人看来不过也只是文学而已,唔,是我太粗鄙了。他随时随地会提到凯撒、宗教、英国文学、人文主义、苏格拉底……他想谈论什么,立刻就可以把想写的各种文学大家信手拈来。我还在满头雾水时,他已经落笔离席了。

读第二辑:于是我真真觉得人们总是被上帝选定的,有的人被上帝选来讲故事,于是他便成了作家,有的人被上帝选来作听众,我们便成了听故事的人。而木心,他一定是被上帝选来写诗的。他实在太适合做诗人了。虽然可能受了他本来就是诗人的影响,我才说出这番话(但他的诗我只读过《从前慢》),正读的不是诗集,而是随想录,(此随想录也是我读木心的第一本书),却透出不尽的诗意来。其中读到了一句“还未分别  就已在心中写信”,在此之前已在网上看到多次,原来出处在此。他在“嗻语”里用一两句话来分别写古今中外的著名文学家,视觉独特而且使人信服。“俳句”里的句子是最有诗意的,“风言”里的句子,有些我实在读不懂,只是相信句子里蕴含着深意,我还不明白。

读第三辑:也是短篇,随想录嘛,几百字的段落,比第一辑好读,但不甚喜欢,于是读得也不仔细的。

还是读木心的诗去啊~

豆瓣简介:

在书中,读者可以一如既往地体会木心行文“丰沛而娴熟”的技巧,他“善用汉赋般的奇字”以及"在别人说不下去的地方说出别开生面"的话的特色。

豆瓣评价:

“有些刻毒,而且略有怀才不遇的失意感,失了他原本的静气。”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文||咩咩 1.28 大学毕业,工作四年多,还在国企做文员,没过过一天喝茶看报准点下班的日子,一边叫嚣着快要累死老...
    linry阅读 705评论 0 1
  • 一 冬天的北京在大多数时候甚至与热闹无缘。 郁达夫眼里的北京是陶然亭、钓鱼台、西山、玉泉和潭柘寺,而自我来到北京起...
    尹犹欢阅读 318评论 0 0
  • 「与父母做朋友」跟「异性之间是否存在纯友谊」一样,是个伪命题。要么是一厢情愿另一方蒙在鼓里或不肯承认,要么是友情没...
    珂粒阅读 283评论 0 1
  • 安装 介绍 mysql模块是Node.js的mysql驱动,由JavaScript编写,不需要编绎,并且完全开源。...
    happystory阅读 1,130评论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