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积极比批评更有效(二)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聪明、懂事、礼貌、听话,小时候茁壮成长,成年后功成名就。为实现这样的愿景,我们多数家长处处设限,告诉孩子这个不能做,那个不能碰;处处拔高,要求孩子学无止境,精益求精。

可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毕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他们有思想,有见解,怎么可能完全按照成人的意愿去处理任何事情?

父母和孩子的矛盾由此产生:一方面,是家长维护权威,千方百计要求孩子听大人话,完全按自己设定的道路去走;另一方面,是孩子捍卫主权,绞尽脑汁对抗父母,极力开创自己的人生轨迹。

这个时候,我们往往会感到苦恼:我都是为他(她)好,他(她)怎么就不领情呢?我明明是他(她)最亲的人,他(她)怎么就视我为洪水猛兽,一味抗争呢?

我们一味地盯着孩子的缺点,就会觉得孩子这儿也不好,那儿也不好,似乎无可救药。我们拼命地压制孩子,焉知压制愈强,反抗愈烈!

我是一名家长,亦是一名教师,免不了为孩子和学生的种种问题而苦恼不已。但前段时间的一个小际遇,让我为之眼前一亮。

班里有个学生淘气得很。每次下课, 他总会第一个冲出教室。那怕刚好遇到老师,也毫不相让,没礼貌的让人直摇头。不少老师都批评过他,但他依旧我行我素。

那天下课,我拿着课本儿,正要离开教室。他故伎重演,先我一步,拉开教室门,就要往外挤。我不知怎么,竟生出个"恶作剧"。我假装没看出他的用意,立刻向他点头道谢:"真懂事!谢谢你为老师开门儿。"他先是一愣,立马向后一退,请我先走。我微笑着,离开教室。

从那儿以后,几乎我每次离开教室,他都会在第一时间,打开教室门儿,候我先走。我照例向他微笑,并低声道谢。后来,竟有另外几个调皮孩子,争着为我开门儿。

孩子们帮老师开门儿的举动,最初多少有些表现的成份,有赚取老师表扬的嫌疑。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样的举动做得多了,自然会演化成为一种习惯。习惯成自然了,难道不会内化为孩子的一种品质吗?

"人之初,性本善。"我们坚信每一个孩子生而善良!我们要善于寻找每一个孩子的优点,发现他们的积极面,并及时地给予肯定,引导他们时时面对阳光,展现最好的自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亲爱的大宝: 今天你去上学了,妈妈突然有很多话想对你说,所以些了这封信给你。我们用这种传统的方式交流一下,不...
    静雨秋雪阅读 191评论 0 3
  • 万家拜月穿针乞巧线绕 彩线照灯影 手儿莫摇晃 瑶光月朗 星河初涨 相思雨落婆娑舞香 银烛点亮 迎仙 衣袂飘摇 仙人...
    Jilly阅读 1,436评论 5 6
  • 酿酒就是微生物发酵原理,首先酿酒的原料基本都是粮食,有些用果实,如葡萄等,其次需要酒曲,一般酒曲中主要是富含酵母菌...
    舅舅爱喝酒阅读 58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