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家长当看到别人家的孩子优秀的时候,总是不自觉的就会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家的孩子相比,以为这样能刺激孩子求知欲以及上进心。其实这样往往会适得其反。给大家举一个案例:
妈妈:“明天开始去补习班吧?”
孩子:“为什么?”
妈妈:“你瞧隔壁王勇,成绩那么好,就是去的那个补习班。”
孩子:“他爱去他的,我不去。”
妈妈:“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要好呢?你的成绩要是跟王勇一样,去不去随便你!也不看看自己现在的水平,心气儿倒高得很........”
孩子:“他好,你认他当你儿子啊!”
妈妈:“你........”
上面这个案例我相信很多家长都遇到过,那么我们来看一下这个案例。其实生活中,每一个孩子难免会表现出一些小毛病,比如磨蹭、挑剔、好动等等。这些小问题虽然不严重,但是往往能把父母折腾的够呛。而父母在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往往也会把孩子与心目中的“好孩子”作比较,就会像例子中的那位母亲一样说“谁谁家的孩子怎么怎么好”。父母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们认为没有比较不会有进步。认为这样做可以激励孩子。殊不知,孩子的尊严却在父母这样的“激将法”下牺牲了。
无疑人生是有比较才会竞争,但若一个人的竞争对象是自己四周的人,在班级内要打败其他同学,在同事当中要踩低所有人,那么这个人的一生会很痛苦,到哪都会是四面楚歌。所以我们做父母的要鼓励孩子有适当的竞争,同时也需要帮助孩子弄清楚竞争的对象。竞争的对象如果是自己,则要胜过自己,才能达到更高的水平。在这个过程中,有时可能要与别人竞争,但主要目标不是别人,而是自己。唯有在这种心境下,孩子才可以保持良好的竞争心态。
父母在管教孩子时应多关注孩子的优点,即使孩子有缺点,也没有必要动不动就拿他和别人比较。大人出发点也许会是好的,但是对于孩子来说却意味着尊严尽失。这种“激将法”会使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降低,造成孩子对父母的不信任甚至逆反。
小丽的父母对小丽非常好。但是小丽的父亲是一个非常要面子的父亲。有一次在亲戚家吃饭,父亲跟孩子的二舅说孩子的事情,正好这个时候小丽来了,小丽的父亲对孩子的二舅说,你给孩子出个题,看看小丽咋样,孩子的二舅就给孩子出了一道题,出完之后,没想到小丽没有做上来。这个时候小丽的父亲觉得特别没有面子,就说了孩子几句。没想到的是孩子为此也特别的受打击。结果孩子为此还落下了毛病。所以我们做父母的一定不要总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家的孩子比较。否则一旦出现问题就会追悔莫及。
大家都知道美国总统杜鲁门吧。在杜鲁门当选总统后,一天,一位记者来拜访他的母亲。
记者笑着对杜鲁门的母亲说:“有哈里这样的儿子,你一定感到十分自豪。”
杜鲁门的母亲微笑着说:“是这样的。不过,我还有一个儿子,他同样让我感到非常的自豪。他现在正在地里挖土豆呢!”
杜鲁门的弟弟是一位农夫,但是,母亲并没有认为这位做农夫的儿子是无能的。对她来说,每一个孩子都令她感到自豪,无论儿子是总统还是农夫。
每个孩子都有长处和优点,家人们不能只凭长相、成绩等某些方面就认定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更不能紧扣住所谓的“缺点”不放,一个劲的拿别的孩子来与之相比。这样,只会过度“激将”,伤害孩子的自尊心。父母应该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相信自己的孩子是优秀的,把赞美留给自己的孩子,让孩子在家长的赞赏声中发扬自己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
那作为父母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第一,不去比较,但给孩子树立榜样。
有很多家长总喜欢把自己孩子的缺点和别人家孩子的优点进行比较,甚至将别人的孩子过度美化,会给自己孩子带来巨大的伤害,影响孩子一生,但是,这并不是说,家长不应该指出孩子的缺点,一味地褒奖孩子。正确的做法是,适时地为孩子树立榜样,让孩子自己找到不足,激励自己进步。
第二,父母要帮助孩子一起分析原因
父母要指出孩子的不足,但是要客观地、诚恳地为孩子指出来。同时要平心静气地为孩子疏导消极的情绪,帮助孩子树立面对不足、克服不足的信心,随时激励孩子的上进心。
例如:“你和他是有一点距离,主要是因为他比你更努力,更爱钻研,但是你要有自信,因为如果你努力一点,完全有能力像他一样,甚至超过他!要更加努力地提高自己,知道吗?”
第三,以一颗平常心对待孩子
不管孩子是否优秀,做父母的都应该以平常心来对待孩子,只有把孩子当成一个平凡的人来看待,才能从内心去感受孩子的优点,发现孩子与众不同的地方。
我们每一位做家长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特别的优秀,但是我们一定要注意正确的方式方法。尤其是对于青春期的孩子,如果我们处理不当,那我们不但不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还会毁了孩子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