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花摇情满江树。
张若虚的诗存世的仅两首,但人称他的诗“孤篇横绝”,可见好东东真的用不着多。闻一多赞叹这首诗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所以读唐诗不可以不读《春江花月夜》。
全诗分为两部分,“但见长江送流水”是分界线。
起句视野辽阔,景象错落交叠,立刻把人带入春、江、花、月、夜的各色景物之中,且以月为统领,构成全篇的朦胧、深邃之美。
景物的描写不再赘述。诗人仰望皎皎明月,不禁产生“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疑问。这是个宏大的命题,能想到这个问题,就可见作者的心胸之宽广、才思之超逸。而作者的回答又充满哲理:明月永恒,人生匆匆,何其短暂,又无尽无穷。
作者进而联想到,孤月长照,难道是在等待她一直未能谋面的意中人吗? 由月到人,想象“谁家今夜扁舟子?”静静泊在倒影明月的江心,正“相思”故乡的“明月楼”。接着,诗人又反过来写明月楼中的闺中女孩儿,因为相思,反而怕见月亮,然而卷起“玉户帘”,却卷不去无处不在的月光,拂净“捣衣砧”,却拂不掉无处不在的月色。于是又想象“愿逐月华流照君”,想追逐着月光照见夫君,何等动人的痴想。一切皆不可能,就想到鸿雁、鲤鱼传书。又勾起前晚的梦境,春天过去了,离家却越来越远了——“碣石潇湘无限路”,漂泊在外的人,有多少都想乘着这皎洁的月色归家啊。最后诗人以“落花摇情满江树”结束全篇,情思摇曳,无处寄托,洒满江树。
我说不出闻一多那样赞美的话,就觉得这首诗的好处,在于意境之美,真实中有想象,想象中有梦境,情物交织、时空叠合、虚实互补。怎一个“美”字了得。
好诗需要好品味,正如好茶需要懂得茶趣的雅人、美食需要美食家一样。
鲁迅说,好诗唐人已经写完。启功说,唐诗是长出来的,宋诗是嚷出来的。就是说,唐诗是唐人对生命体验的述说方式,而唐诗最大的特色就是善于用景色表述那不可言说的生命感悟。那么,品味唐诗全在领会其景色的内涵。如果说“美是有意味的形式”,则唐诗中的景色就是“有意味”的景色了,而张若虚这首诗的景色密度极高,正是用景色表述那不可言说的生命感悟的典范。
总之,这首诗是说春光易去,江流不停(时间),鲜花易败,明月少圆,凉夜难明,人生一切的美好皆虚,只有江月是永恒的。面对这短暂的生命与永恒的江月的对比,诗人发出无可奈何的永恒的叹息。这是悲凉的美,悲壮的美。所以,人,个体的人既是短暂的,又是永恒的。
苏轼在《前赤壁赋》中感慨道:“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zàng)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正是中国人对待生命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