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可谓是儒家最大的招牌,黄花梨打底烫金字儿的,而且借来便宜,毫无成本可言,谁都能用,开业大吉之时挂上就行,再扯几句尧舜孔孟,道一声尊师重道,也便成了。同理,读书人一般时兴吵架,而吵架最关紧的就是气势了,所以孔子这面虎皮是一定要扯起来的,但原生未加工的虎皮总嫌有些血腥气,上不得台面,吵架的人就总喜欢加点装饰花纹,改造一番,一代代的往下传,传到后世竟成了霓裳羽衣,别说玉环了,就算是登徒子的老婆穿上那也是极光彩的,金玉既已其外,其内如何按说确实不打紧,但可悲的是世人往往没有三郎那么好命,能尝一尝那新剥鸡头肉的滋味,隔山看水却总是那么不真切。
可是如果我辈生性野蛮,还是比较欢喜茹毛饮血的日子,总想着嗅一嗅那原生态虎皮的味道。那我们到底该从哪里下手呢?
钱穆先生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将各方意见大致分为两种,其一为历史意见,指那些与其同时同代之各方意见之反映,而如果待时代隔得久了,斯人已逝,后世单凭后世之所处环境和需要来批评历史,这种就只能算做时代意见了。历史意见姑且不论是非,但至少有其客观上的正确性,而时代意见也不是全然不对,但其中内里却有待商榷。而妄信时代意见之偏颇,于近代曾经盛扬的疯狂打倒孔家店之声中可见一斑。
其实,要想看清一个人,无非就是看他做了什么,可是孔子太远,信史过少,而不同史书矛盾处亦不少,学界也从未有过定论。有人说,对于一个文人,我们还可以看看他说了什么,写了什么,此乃必然,毕竟文人之最高理想就是著书立说了。但这对于孔子来说,亦是一件难事。关于孔子的著作,最朗朗上口的就是那一句“孔子删诗书订礼乐,作易传著春秋”了,当然最后还说了一部论语。然而,即使最保守估计,孔子于诗书礼乐顶多算是一个传道者,而易传春秋作者也是众说纷纭,唯一能够有准信的就只剩下一部《论语》了,但跟每一部古籍一样,论语的版本亦是纷纷杂杂,海昏侯墓里还不时蹦跶一点出来,阔别千年加更一次。可为了窥这一豹,即使只有《论语》这不甚完整的一根管子,我辈自是不可放过了。
但《论语》亦有一个极大的问题,它是一本语录,而且省略了好多上下文的语录,中学时代做阅读题,最基本要求的就是联系上下文了,可惜《论语》正好没有这上下文。那孔子说的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谁又敢保证自己的解读就一定是圣人本意呢?即使退一万步来说,《论语》的语义有一定的客观可解性,可文人写书,书一诞世,其实就跟作者没多大关系了,读者之解读自有其一千个哈姆雷特的五光十色,更要命的是,如果作者已经去世,那么死后洪水如何滔天,棺材板上总还是钉着钉子的。
这样一来,解释权便在所有的后人手上,而谁又能独领风骚呢?这就是最基本的话语权问题了,答案不言而喻,在古代谁能傍上皇室这根大腿,谁就拥有最高的话语权了。这就是为什么秦要焚书坑儒,汉又独尊儒术了,毕竟李斯为秦相,董仲舒极得汉武赏识。而汉以后的儒又还有几分先秦风采,却又十分存疑,毕竟《天人三策》《春秋繁露》里面其他九流十家之学说痕迹太过明显,更别论汉代那一堆纬书里面充斥的神学意味了。而汉末动荡,两晋玄风大盛,随即又没落,佛学兴起,到了宋朝,又值内忧外患,受释道冲击的儒学在两程,朱熹一辈手里又向形上学上发展,补足了儒学得天然缺陷,形成了一个客观唯心的理学,明代心学中兴,又给儒学添了主观唯心的一派,儒之发展至此,三教成分各占多少,很难说清,霓裳羽衣太夺目,除了三郎,谁又在乎那是不是玉环呢?
所以,谈儒可以论孔,但你若要论孔,要拿儒说事,亦只能拿和孔子之同一时代之历史意见之儒,又怎能拿后世之诸多纷杂之时代意见呢?
可似乎绕来绕去,我们只是一再否认孔子是谁,我们却从未确认孔子是谁,因为这个问题我自己也不知道,冯友兰先生在其《中国哲学简史》一书中曾经给孔子做了一个简述,小子拾人牙慧,略作一陈述于此,按冯友兰先生所说,孔子最核心的身份是一老师,官学向私学转变阶段最伟大的老师,是当得起至圣先师这四个字的。周时官,学不分,大抵为学必为官,普通百姓即庶民是难以受教育的,而周末动荡,这学问也便从官的手里慢慢向民间过渡,而孔子即是此种过渡过程中最伟大之私学老师,他既熟悉诗书礼乐,又崇尚周礼,自然会形成自己的一家之言,而后开馆授徒,周游列国,行那不可为之事——为往圣继绝学,为后世开太平,而除此之外,似乎很难再给孔子加上什么名头。当然在后世奉为官学的儒学之基上,孔子自然有其神圣性,但依小子看来,无非是一金字招牌而已,诚如熊逸所言:任何学问成为官学,都会发展出一些相似的东西,这些东西无关学术,却跟权力极打紧。但这依然只是冯先生一家之言,归根结底,孔子太远亦太神圣,关于孔子其人如何,这是一个只能证伪不能证明的领域,而小子作此文之缘起也只是因为前些日子和人曾争论过此番问题,彼总持一绝对态度,言孔子既是维护皇权之儒家先圣,那么其必有苟且之处,这只能说是以现今之时代意见来一笔抹杀历史意见之大谬了。而小子曾信口胡诌,写过一篇论易经之荒谬无稽之文,说到底亦是此等错误,如今想之,实在汗颜。
写在最后:以上纯属小子读书之所思所想,而且大抵以一知充十用,拾人牙慧而已,其中纰漏错误处,还望诸方家不吝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