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孩子来调剂生活,此乃我的一大乐事。
写写小宝儿。
小宝一岁两个月,走路颤颤巍巍,张着胳膊,感觉到危险,马上弓着身子,歇歇再走。
这孩子,很争气,“奶奶,奶奶”喊的很清晰。声音洪亮,变着花样喊。小声的,温柔的,拐着弯的,拉着长音的。把老太太喊的合不拢嘴,把门口的婶子大娘喊的答应不及。相反,“爷爷”就喊的很小心,估计爷爷二字不好发音。最近刚学会,还不熟练。
大妮和大宝发声,都是先喊的“爸爸”,把个大宋嘚瑟的。小宝学说话时,大宋不在家,小宝喊爸爸的机会少。“爸爸”二字,很是生疏。大宋每天申请视频时,我不是在忙就是小宝已经睡觉。偶尔几次小宝正嗨,前一秒把手机放到小宝手里,后一秒小宝拿起手机就给扔了。
十几天前,大宋回来了。小宝儿“爸爸爸爸”喊着,伸手让抱,不仅毫无违和感,而且搂着他爸的脖子,不下架,让他爸上个厕所都得申请。他爸走后,每天早上听到闹铃响,小宝一激灵爬起来,“机机机”。然后,我拿过手机,关上闹铃。小宝儿就伸手接过去,放到耳朵上,“爸爸”“爸爸”的打电话。我点过视频,大宋有时迷迷瞪瞪,有时正在刷牙洗脸,但也不得不暂停来和他的小儿子应和。
家里孩子多,有孩子多的忙乱,但也有孩子多的好处。比如小宝儿学说话。大宝喊妈妈,小宝就喊妈妈;大宝喊姐姐,小宝就喊姐姐。“姐姐”好的特别清楚,把个大妮开心的。我喊“大宝”,大宝“哎——”;我喊“小宝”,小宝很大声,“哎——”即使他正在吃奶。大宝从幼儿园回来,又唱又跳,小宝也学着,又唱又跳。“这是我的前边,我拍拍手;这是我的右边,我跺跺脚;这是我的前边,我鞠个躬;这是我的后边,我请坐好。”每次大宝说到“前边”时,小宝就一撅屁股,开始鞠躬。每次这样,都惹得大家哈哈大笑!
小宝儿六个月出牙,一气长四颗,上下各两颗。十个月长四颗,十二个月再长两颗。然后,又发现了嘴巴里上下的小槽牙也出来了,尽管还没长齐,口里已是满满腾腾的。他吃奶时,吃吃这个,又吃吃那个,有时我一不注意,他就用小牙扯了出去。我赶紧摁住他的头,扭他或者捏他的鼻子,“不能咬妈妈!”他松开后,看看我本着的脸,瞬间,眼泪汪汪。然后,换到另一边,继续吃。又想咬的,看看我的脸,作罢。
小宝儿如果想出去玩,就双手扯着我的衣服,“起起起”;如果看到哥哥姐姐吃东西,自己老早就把手伸了出去。如果别人没看到,那小胖手就继续“啊啊”着在那里摇晃;如果还是没被人看到或者东西没放到手里,就开始哭了。
小宝儿吃药有惯性了。以前,吃药老是吐,后来我用针管灌。灌习惯了,无论甜的苦的,只要我一放针管,他就张嘴巴。吃完药就开始夺针管,自己在那里抽着玩。
有时候无限疲惫,看看小宝儿,疲惫顿消;有时候对老太太有些怨气,看看孩子们,也就算了。
孩子们是一种缘分,此生能相伴走过一程,是一种幸福。我会好好的反思自己,学着做一个合格的妈妈,一步一个脚印,把孩子抚养长大,并努力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