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风:醉美桃花源

9月20日,阴有小雨

由于多种原因,垂虹文学社很久没活动了。当秘书长在群里宣布20日与桃源文学社联谊,参加者在群里接龙报名,响应者甚众。

20日上午9点钟,吴江大厦集合,文友们同坐一辆大巴车,出发桃源。报名的24人中有难得一见的阿章和鸥,好友相见欢,一路上,我们家长里短聊个不停。

桃源在吴江的西南角,与浙江乌镇相邻,属于真正的吴根越角。到了桃源,对方的领导和文友已经在某酒厂门口迎接。

桃源是酿酒历史悠久的地方,有多个品牌,比如同里红、吴宫老酒、百花漾,还有我们今天去的养生花、天池精酿。这些小众品牌,或许外地人不太知道,但当地人几乎无人不晓。

传统的酿酒工艺,几十年的坚持,打造成吴江老字号,非遗产品。

在酒厂车间里走走,在展厅里看看,体味酒的醇香以及背后的文化。

在另一家酒厂的车间里,文友们在制酒的锅炉边呼吸着酱香型白酒蒸发出来香味,都说要醉了。张文友直接用勺子舀酒咕嘟嘟一饮而尽。还连说,好酒,好酒。我们看着他的脖子以上全是酒精潮红。原浆酒后劲足,小心醉在酒厂里。

好笑的是,受他影响,几位文友把自己手里的矿泉水和保温杯全部清空,倒入醇香的白酒。我也效仿,带回去给倪先生品尝。

这一行为出于我们对现场制酒的好奇和好玩。其实,两家酒厂都给我们酒了,白酒黄酒各一盒。

离开酒厂,在当地文友的带领下去“林海天池”参观。这个天池原先是座无人居住的荒岛,也叫荒天池。后来开发成景点,却不知为什么,关闭了。我们进去,还是当地领导给开的门,里面空无一人。

垂虹、桃源两地文友在此合影。摄影师是大巴司机,没把握好,每个人的脸部是模糊的。

姐妹们合影。哦,我们还是简友啊!小鱼儿与好友们康养旅游去了,没有参加这次活动。我们都念着她。

荒天池有许多景点,历史上曾是吴越争战时吴军的驻扎地,修有吴王的离宫……这个景区,我到过4次,每一次都有不同的感受。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们的午餐是吃羊肉面。这碗面不简单,红烧羊肉羊杂作浇头,喜欢辣的加辣椒,我喜欢原味。

红烧羊肉面,香甜可口,嚯噜噜,全部光盘。平时不吃羊肉的蔷薇也吃完了面条和羊肉。有些文友还买了羊肉,打包带回家。

午饭后,老街上走走,消食。汪宅,必去。汪家是徽商大户,因为家境富裕,又重视教育,人才辈出。

 汪集暘院士1935年10月11日生于江苏吴江,1950年毕业于震泽中学初中部,。1956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水文与工程地质系。1962年7月在莫斯科地质勘探学院获苏联地质矿物学副博士学位。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是著名的地热、水文地质学家,长期从事地热理论和应用研究。

几经修缮,汪家老宅仍保留着6进木质楼房。现在成了开放式的书房和展厅。

汪宅旁的石桥上留个影,表示曾来过。

铜罗古镇,我也去过多次。这次来,发现廊桥恢复了,进口处还建了门楼。可惜的是市河里水草太多,散发出难闻的腥味。环卫工人正在使劲捞,一船又一船。

烟纸店,曾是地下党联络处,里面有茶室,有各种暗号标志。来古镇印象最深的当是江苏著名作家来吴江采风,范小青、叶兆言等人,我和吴江的几位文友也参与采风活动。

铜罗也叫严墓,其名源于西汉辞赋家严忌的墓葬,1956年复称铜罗。严墓老街上,店铺林立,“费氏船模”却大门紧闭。要是开着,我肯定进去看看。源于我们同一个姓。

吴江党史馆,两个文学社社员进行面谈交流,赠送各自的刊物。

党史馆前,垂虹文友也来张合影。

联谊结束前,突然下起密集的小雨,原本今天大降温,又有风雨,竟然觉得寒丝丝。幸好,回到吴江城里,雨势渐小。

这次活动完美结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