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以前,当我们表现得不耐烦,连声应着“知道了知道了!”,母亲就知道自己有点“唠叨”。可好像就是管不住自己的嘴。
在孩子面前,总是这个不行,那个不能做,应该如何如何之类的。嘴巴没有空闲的时候。有熟人路过,也总是要在言语之间应付一番,再拉个家常。
安静的时候很少。仿佛只有如此说着,才是礼节,才是尽责,才是一个家长的模样。
一个家庭里,谁才是权威?更多时候好像就是母亲。看似高高在上,有决定权,有控制权,像个“大母神”。
可实际上,自己在辛苦操持一切,却“唠叨”得家里人谁也不待见。有点“吃力不讨好”。
图中右侧那个高高的人物,颐指气使的样子,盛气凌人,很强势!我却发现头部两张叠加的嘴。想来是说得多。
左侧的两个“小朋友”不耐烦,有恐惧,又不能直接反抗,只得调整步伐。在观察情况时,打算偷偷溜走。
像极了小时候的场景:遇到事情,被母亲训斥了。不能还嘴,更不能找理由,只能低头认错。然后找个恰当的时机,悄悄逃离现场。
后来,只想离母亲的管束和控制越来越远,才能感觉到自由呼吸。平等,在传统的中国家庭里,是多么少见的存在。
而母亲也一直将我们往外赶。说什么离家越远越好,越有能耐。果然,后来就一路奔走,越来越远。
02
如今老了,母亲更说自己“唠叨”了。也深知这是自己的一大缺点。说多了,大家都不爱听。可总是不忘多说几句,提醒也好,指责也罢,都不爱听。
孩子已经长大了,即便住到了身边,也已是独立的成人。小的时候已不爱听了,长大后更不会听。虽说父母的“唠叨”是爱的表达,那是久别相聚后能忍受的表达方式。若是日日如此,耳朵和心都是受不了的。
“好心办坏事”就是如此。越是亲密的关系,表达越是“简单粗暴”,觉得如此才真实直白。反而,误解不断,心也伤了。即便宽松接纳了,也是不能长久的。
母亲在家庭里,在孩子面前越是彰显自己高高在上的权威,越是没有安全感的体现吧。如果她有足够的爱与希望,也有自己的平等与尊重,我想她也不会如此。
她不是真的那么高傲,只是通过控制“弱小”来确定自己的价值和存在。需要那点力量的支撑。以为控制力越强,关系越牢不可破。就像抓得越紧,才更安全。
如此,却将我们都推远了。你都如此强势了,也就没了我们变得强大的空间。没有平等,尊重,对话,逃离就是出路。
爱的“不合理表达”,让我们“分道扬镳”,或者说,从来没有真正的倾听和理解,因为不对等。
这“装腔作势”的高傲,又是多么悲凉。本该最亲密的人,却不能理解,不能给予温暖,却硬生生走向了背离。
03
年轻时的叛逆,大概多是因为如此。家的窒息,也是因为控制和强加的意志。只觉得家长“不可理喻”,蛮不讲理,却拥有自然的权威。
多年以后,才知道那“唠叨”的背后是久远深厚的孤独,是心中情绪无处可诉的出口,是疲惫之后的硬撑。
如果是我,我会想找个地方安静呆着,不言不语,清空喧闹。只有经历过,才知那个不可逃的“使命”,长长久久地约束着自己。
逃无可逃,就让自己看起来有点力量,貌似还有点生机的感觉。絮絮叨叨,吵吵嚷嚷,也好过冷清寂寥,好像有点烟火之气中平凡的热闹。
其实,你想要的还是理解与爱。只是错用的表达方式,让预期更加偏离初心。为何“做了这么多,却就是没人懂,没人体谅?”
也许,放下那“高高在上”的权威与控制,偶尔展示自己的脆弱和悲伤,人与人反而能走近一些。
你那自我防御式的“高大与坚强”,就像一座坚固的城堡。藏下了自己的软弱和阴影,也挡住了别人走进,甚至挡住了阳光照进来,愈加显得孤立。
04
我不相信宿命,可有些模式就那样重复而来。从小而来的疏离,我总是跟周围的人保持淡淡的距离。偶尔话匣子打开了,多说几句。其余时间,听着,应几句就好。
亲人之间也越来越疏离,接通了电话也不知说些什么。不想询问之后变成了批判和建议,说了一些话,对方听进去与否,就是对方的事了。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理解,着实不易。我也不想试图说服别人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
有了孩子后,不想说话的时候还得应答,不然感觉没有回应他,总是不好的。在孩子面前不想变得“唠叨”,不想变成自己曾不喜欢的母亲的样子。反而,让自己走到另一个极端,宁可沉默也不多语。
这样的时候,安静了,可感觉有点东西不流动了,也还是不好。要在唠叨和凝固的空气里寻找到平衡,也是一门艺术。
正确,合理,温情的表达,这么久我还是没有学会。总感觉一股不经大脑控制的本能,让一些话肆意地脱口而出,样子也变得难看了。就像某个时候,我曾看到过的一样。
母亲说,人老了,这习惯更难改了。我说,说了没人听进去,遭人反感的话,以后就不要说了。
是打算不管,也不说了。他们又说我怎么突然变迟钝了。你看,做人多难!母亲自嘲地说。
有一面镜子在,我也刚好走了另一个极端,再适度纠正扳回来一点,学点好好说话的技能也是可以的。
只是,真的越来越沉默,不那么想说话了。我的那座城堡是不是也开始变得坚不可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