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着实惭愧,作为一位资深懒癌+拖延重症患者,在依依三岁以前,对于她的英文启蒙几乎可以忽略。后来觉得要把英文启蒙提上日程,又因为方法不当走了不少弯路,真是一把辛酸泪,借此机会整理成文也希望其他宝爸宝妈可以引以为鉴~
1.错失0-3岁语言敏感期
依依开口说话早,一岁半不到就可以自己背一些短儿歌,两岁多中文表达已经相当伶俐,母语强势的后果就是她对英文相当排斥……讲真,当时没有对英语启蒙怎么上心。
我自己是英文专业毕业,目前从事的也是和翻译相关的工作,一直觉得像自己这样初中才接触ABC、大学里练练听力背背课文学习来的英文,不也够用了吗,有什么好着急的呢。
所以基本上在依依三岁以前,我做的最多的就是在同事牛妈的推荐下关注众多育儿公众号然后大肆屯书——廖彩杏、培生亲子故事屋、I can read、各种英文绘本和分级读物屯一堆,心血来潮了就给依依讲讲。
但发现无论多么精妙绝伦的机关书、洞洞书、大师绘本,她都是摆弄几下,看看图片就作罢,只要一念英文,小妞马上条件反射地提出抗议:“听不懂!换一本!”无奈只好加上中文解释,但绘本语言难度参差不齐,一来一去,一个故事时间拖得太长,依依不是着急去翻后面的书页,就是干脆弃之不理。
2.盲目磨耳朵,无效听力输入
后来看见有文章推荐“叽里呱啦”APP,第一次接触到“磨耳朵”这个概念,推荐人把磨耳朵的效果描绘得神乎其神,仿佛只要给孩子循环播放英文儿歌,天生就是“语言天才”的宝宝们就能自动接收,然后有效输出。
再看了廖彩杏的《用有声书轻松听出英语力》,更加乐观地觉得只要把英语儿歌、故事当背景音乐给依依听听,就万事大吉了。结果听了几个月的儿歌和廖彩杏书单,除了Five Little Monkeys Jumping on the Bed, Brown Bear等少数几本绘本依依能够跟着音频哼几句之外,效果着实甚微,这才醒悟:没有理解的输入都是无效输入!此言诚不我欺!
3.急功近利,流于形式
依依三岁一个月的时候,偶然机会加入了一个RAZ亲子英文群,从RAZ AA级别开始,要求周一到周五每天语音打卡。RAZ AA级别的书每本书一个主题,一幅图配一个单词,因为依依还不认字,也没有接触自然拼读,只好让她跟读。
我惊喜地发现小妞竟然能跟读得有模有样,加上对录音这种形式的新鲜感,开头一个月依依跟读热情很高,基本一周至少能交三次作业,Counting Bugs,Go Go Go等几本书也读得滚瓜烂熟,的确积累了不少常见词汇。
弊端就是跟读形式过于单调,而我盲目追求打卡次数和跟读的准确性,在录音过程中不断纠正发音,让依依直接产生了逆反心理,这段学习经理最终以我的退群宣告结束,于是我和依依的英文启蒙又回到了讲故事看绘本的原始模式。
而接触到Lulu老师的唱读海尼曼,也要感谢同事牛妈的推荐。当初吸引我的,除了“唱读”这种形式符合依依爱唱歌的特点,Lulu老师强大的手工拓展资源也让我这个手残党妈妈看到了一线曙光,于是在2017年7月正式加入了唱读海尼曼二期,又报名了Lulu老师的绘本表达课。
当时海尼曼二期课程过半,正醉心于磨耳朵+拖延症发作的我决定等三期开始后,申请转班从头开始学习课程。2017年9月,唱读海尼曼三期课程正式开始,我和依依再次踏上英文启蒙之旅,只不过这一次,有幸得Lulu老师相伴,让唱读海尼曼成为了我和依依生活中最有趣、最励志的学习陪伴亲子时光——
接下来就让我细数一下我在Lulu老师唱读海尼曼课程上课的欢乐时光吧:
1.经典童谣改编唱绘本,接受度高,输出快
Lulu老师采用脍炙人口的经典英文童谣曲调来演唱海尼曼GK中的绘本,特别对依依的胃口。在磨耳朵阶段,依依对于You’re My Sunshine,The Wheels on the Bus等歌曲就已经有一定的熟悉度,虽然没办法完整唱出来,但是当Lulu老师用甜美的声音、伴着You’re My Sunshine的曲调唱出“I can see the apples”,小妞很快就听熟唱出来了,并且对I can see这个句型也牢牢掌握。
唱读了At the Market后,有一次带依依出门坐公交车,小妞指着马路上的出租车脱口而出:“Mummy, I can see a yellow出租车!”虽然中英文夹杂搞得我哭笑不得,但看到她这么快就活学活用着实让我惊喜了一把,也提醒了我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场景都能够使用从海尼曼上学习到的这些常用句型。
说到这里,不得不夸一句Lulu老师选歌的眼光。至今学习的海尼曼前几本绘本,At the Market选用的童谣是You’re My Sunshine,温暖抒情,配上动作边唱边跳,依依把原曲也基本唱下来了。
Rex选用的Rudolph the Red-nosed Reindeer活泼俏皮,虽然歌词对依依来说有些难,但配上有趣的动画,和为娘我玩个“接唱”游戏(我唱“Rudolph the red-nosed”,她接“reindeer”~)还是没问题滴。Funny Things配着This is the Way We Brush Our Teeth,连刷牙都积极了很多!
Baby Animals配上The Wheels on the Bus,Lulu老师把小动物的叫声都编进歌里了,既学习了常见动物宝宝的表达,还记住了它们的叫声,效率不要太高哦!Over the River句子稍微有点长,既有We can see的句型,也有go over the river,配上可爱的The Bear Went over the Mountain,每次听到最后熊掉进河里的时候,依依都会大喊:“bear go in the river!”(We can see a bear go in the river)
My Big Bear是最熟悉不过的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虽然是两个句子组成的——“Look at my big bear. He has a big nose.”但是在掌握了《Funny Things》中的Look at句型后,即便只听了一遍Lulu老师的唱读版本,依依也能看着图片把内容复述得七七八八。相较于大半年前听到英文扭头就跑的状态,为娘我简直要喜极而泣了。
2.拓展资源丰富有趣
Lulu老师的拓展资源简直是我这个手工小白妈妈的救星。从At the Market的mini书,到Rex的恐龙书,再到Funny Things的平衡小丑,简直每周都get到新技能有没有!
当然依依同学也积极主动地帮(dao)忙(luan)了!mini书——我剪裁来你涂色,恐龙书——我画眼来你贴牙,平衡小丑——我涂色来你贴币,总之是一派动脑动手玩不停的和(hun)谐(luan)情景。
一边动手,一边唱两遍Ilike to swing,I can see the apples,为娘不信你学不会!
靠着唱读依依句型上手很快,单词量就是硬伤了。Lulu老师自制的单词卡是巩固单词的利器。一套卡片打印两份,先来一局“翻对对”,翻到相同的一对大声念出卡片上的单词得一分,翻到不同的卡片就放回去,看谁得的分数多。玩好了翻对对再来一局拍苍蝇——随意说出一个单词,看谁先拍到相应的单词卡。
好胜心旺盛的依依不甘心每次都是我说单词我先拍到,有时玩到一半主动提出她来说单词,以便更快地拍到卡片,这就是检验单词掌握程度的好时机啦!我有时故意输给她,她还觉得我可怜,安慰我说:“妈妈,这样吧,下一局我一定让你赢!”
3.温柔用心又有才的Lulu老师
每天早上六点,Lulu老师都会在微信学习群里准时morning call,或唱课文或唱童谣,不管依依是在赖床还是乖乖配合穿衣服,都习惯了听着Lulu老师甜美的声音开始新的一天。
听完了当天的课程内容,拿出磨耳朵利器——不见不散蓝牙收音机,把提前存进去的Lulu老师唱读海尼曼音频打开,刷牙洗脸吃早饭也可以磨磨小耳朵(因为是范听,除了海尼曼还有Lulu老师绘本表达课的音频、小猪佩奇英文版动画片音频、super simple song、廖彩杏书单音频以及钱儿爸讲西游记等等,好像有点太多了……)。
最近Lulu老师推出的打卡圈活动也很符合小财迷+小吃货依依同学的胃口。因为她认为:坚持打卡Lulu老师就会奖励奖金,有了奖金周末就吃到额外的酸奶!打卡积极性比我还高,每次听到Lulu老师说:“Now, it’s your turn.”赶紧提醒我:“现在到我们了!快来录音!”
国庆中秋连着八天在外面浪,愣是一天打卡都没落下,这精神头,给你一百个赞!这两周我出差,打卡都是为娘亲自上阵,她还忧心忡忡地问:“Lulu老师这么久没有听见我的声音,会不会担心啊?”
以上是写在依依英文启蒙半年,唱读海尼曼一个多月的小结,虽然的确有牵着小蜗牛去散步的感觉,比如依依小妞现在仍然分不清26个英文字母,仍然更喜欢看、听中文故事,妈妈我也仍旧在和懒癌抗争的漫漫长路上,但是相信有童谣、有手工、有绘本、有Lulu老师的陪伴,这会是我们彼此生命中一段珍贵而温暖的好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