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年毕业,就业问题已经逐步显现出来了,周围的同学都在考证,考公务员,考银行,考事业单位,各种考试面试实习,为自己美好的未来做准备。学校里同学间交流的都是考的怎么样?在哪实习了?还打算读博么?最后就是回家还是留江苏啊?
是的,回家还是在外面打拼,这是个在学校和家里都会问的问题,我的家庭也是。父母作为实实在在的农民,坚信着读书能够改变命运,不想作为孩子的我再一次面朝黄土背朝天,有个硕士研究生女儿很是自豪。可是,有一点,母亲却很坚持,那就是毕业后要回到他们身边去,不然就觉得辛辛苦苦把女儿养这么大白养了。我也可以理解母亲的观点,母亲高龄产下我,如今岁数自然是在那里的,人老了,总有着一种担忧,担心自己有一天动不了了,没力气了,儿女不在身边,没办法生活,有个大事小事,不能随叫随到,没个照应。可是正值青春的我满腔热血正想去大城市闯荡一番,都做好了吃苦的心理准备,就想让大人口中冷漠的社会来冷却我内心的热血,打磨我的内心,读了将近20年的书,正想去外面经历一番,看看这个世界到底如何。
于是,矛盾就产生了,每周一次的电话总有争吵,母亲又是气的总说白养你了,离我那么远。我总是回能有多远,高铁也就一两个小时就回来了,我也不是不回来了,就出去闯两年,去外面看看。可是母亲总有她担心的事,担心她年纪大身体不好没人照顾,担心我出去闯荡不安全,担心我30岁之前嫁不出去,每每说到这,母亲总是叹气,说一句,还是我和你爸年纪太大了,我们俩要在年轻20岁,你想干什么我们都支持你,可是我们确实年纪太大了啊。一句话,听得我眼睛红了。我也曾听母亲讲过她年轻时候的光辉事迹,她的青春,无奈岁月不饶人,如今母亲却只能向女儿无奈的承认自己的衰老。
写到这,又想到了今年实行的二胎政策,这之后,应该也会有不少高龄产妇,父母的衰老与儿女的青春热血的冲突,究竟该怎么解决呢?
我的矛盾最终还是以双方的妥协解决了。电话里母亲渐渐松了口,说我也年轻过,能明白你的想法,好坏都和你说过了,既然你想去外面吃吃苦头,那就去吧,吃不了苦了就回家,结尾还赌气似的说反正我们还有你姐姐在身边。我也答应会试着去考家乡的公务员,考不上最多在外面两年就回家。
今天刷微博,央视新闻发的平时常见的只知上文,不知下文的几句古文里,就有父母在 不远游,游必有方这句话。我觉得用在这很合适。从孝道而言,我不应该出去,但既然想出去,就要好好的告知父母,和他们协商好,父母和子女之间除了血缘更有亲情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