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现在有人问我:为什么要写作?我真切的知道,不是天赋使然,不是单纯热爱,不是码字谋生,不是梦想成名,只是因为,写作让我觉得自己更像自己。
大多数人可能都没有意识到,在所有的人际关系当中,还有一层是自己和自己的关系。经常有人说自己不擅长处理人际关系,这里的人际关系通常都是指我们和别人的关系。的确,人性原本复杂,有多少人是一边圆熟的游走在各种人际关系当中,一边又在黑暗之中悄悄舔舐自己的伤口。但处理自己和自己的关系,远不需要那么复杂,只需要记住一条:对自己诚实。
我写过我很听话,从不与父母发生正面冲突,即使内心有再多的不满;
我写过我助人为乐,无论何时都向同学提供课堂帮助,即使他们已经让我烦到没法做题;
我写过高考时刻,英语考场上还让别人看我的试卷,即使当时内心多么害怕、多么不情愿;
我写过为了孝顺,每学期都回奶奶家过暑假,即使觉得无聊透顶;
从少年到成年,即使年龄在增长,可是我内心却一直软弱无力,从没有勇敢的发出自己的声音。从这些文字中,我看到了自己的讨好型人格。
认识到这一点之后,我觉得自己必须做出改变。
就在前不久,我和家人之间发生的一件事情,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于是,我三十几年人生,第一次和别人发生了冲突。
我觉得,很大程度上,这个冲突是我自己努力促成的,我想我是必须借由这样一次冲突,才能让自己内心变得有力量,让自己学会不那么在意别人的眼光,即使别人因为我而真的变得不高兴,开始指责我,批判我,伤害我,即使如此,我还是要这样一次冲突,因为我想对自己诚实。
一旦你开始对自己诚实,你就会发现人原来不只有一面,也不再对自己设限。原来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很感性的人,而且也以此为自己交友的标准,甚至有点讨厌那些凡事都要理性思考才做决定的人。可开始写作之后,我才深切的感受到自己认知的局限性。
为了写好作文的教案稿,我反复看了几十遍《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为了写好议论文,尤其是弄清楚中间的逻辑层次,我又自学了《普通逻辑学》;为了搞清楚作文教学过程中的各类问题,我还成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这些网站的注册会员,经常浏览晦涩难懂的学术论文。在这些充满理性的文字里,我不断思考、不断前进,反复纠偏,然后又以写作的方式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最终呈现出来。古典老师曾经说:“一个问题想清楚了并不一定就能写清楚,但是能写清楚了一定是已经想清楚了。”我通过不停的写,激活了大脑中理性的那个部分,透过写作,我才认识到自己原来是个“感性+理性”综合体。其实现在回头再看,所有事物都是这样的,哪有什么非黑即白,哪有什么非此即彼,事物常有的状态更像是一张太极图,黑中有白,白中有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有了上面的认知基础,我开始尝试一些自己曾经不敢做、不愿做的事情。对自己的旧文进行修改就是其中一件。一篇原文近3000字的文章,修改之后字数直接减半。过程中,我并没有觉得删掉的内容很可惜,反而觉得,修改之后的文字更准确,层次更合理,结构更清晰,表达更有力。我想,这也可以算是走出“自我舒适区”了。
我曾经问过自己,有没有不努力但又很成功的人生?除了回答有或没有,我现在有了第三种回答,人生那么长,可以允许自己呈现一部分不努力的状态。比如,现在我不会逼着自己每日更新公号内容,我更愿意探索自己的节奏,允许一周两篇,也接受两周三篇,不纠结不焦虑。我接受自己一部分不努力的状态,写作和内心要首先保持一致,这才是最重要的。
学习各种写作知识、每天要写500字、加入写作训练营、三年之后出书、五年之后写剧本、每年要看100本书、做50篇笔记等等,每一个对写作有期待的人,可能都给自己提过类似的要求,我也不例外。可是,我后来发现,完全不是这么回事。简单说,就是这样做会把关注的重心一直放在了“产能”上,我为了扩大“产能”做了各种投入,却始终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产出”。这就好像一个大型工厂,几年来一直在扩大生产线、建新厂房、买新的机器设备、不断增加人员、经常培训学习,结果却始终没有生产出一个像样的产品。这是不是很荒唐可笑?所以,现在除了为“扩大产能”做各种投入,我还把重心逐渐向“高质量的产出”转移,努力做到产能和产出之间的平衡。
写作,让我学会对自己诚实,赋予我正视自己性格缺陷的力量,也让我认识到性格的多样性和可塑性,写作还带我跳出自己的舒适区,但也允许我有一部分不努力的人生状态,写作整理了我混乱的思维,帮我找到了前进的方向。写作,让我自己更像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