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讲师的三个宝藏级工具-梯子、钩子、格子

图片来自网络

格子代替复杂

梯子贯通缺口

钩子牵引思维

其实这三种工具非常好用,也是一般培训师必须要用到的技能。

格子这个其实就是我们做决策用的,很熟悉的就是时间管理,通过两个维度,重要、紧急先明确好两个坐标,那么就沿着两个坐标分割出四个象限,那这个方法就是格子法,俗称:波士顿矩阵模型。

好用

在梯子这个工具中,我在8月份见到了一个特别厉害的讲师,他源于三星体系下的培训师,他用梯子用的特别好,就是加入了积分榜模式。

有的时候学员和讲师之间差了一种什么互动,这种互动更多的是一种主动性的探寻,为什么要主动性的探寻呢?因为学员要通过积极主动反馈来达到学习的目的或者是来达到思考的目的,所以有的时候互动很差很尴尬,就需要用梯子贯通学员与讲师互动的这么一个缺口,达到学有所用的效果,这该怎么做到呢?就是提供了积分榜分组的形式,这里面不仅仅加入了荣誉参数,团队参数,甚至加入了个人成就参数,所以积分榜是一个讲师特别好用的梯子工具,他能够贯穿贯穿学员不愿意反馈的这么一个现象。


那么钩子是什么呢?钩子其实就是讲师对于提问技巧的把握,一定要学会提问,提问好的问题比答案重要100倍,一个好的问题能够引发思考,他就像钩子一样牵引着你。

但是钩子提问还有一个就是做项目进行体验式教学,提问源自哪里很重要,有的人说你不会提问啊,但是这个提问源自哪里呢?源自于对场景的把握,对体验教学的设计,当你了解到学员他们处在什么样的场景时,怎么样让他们回归场景当中去,怎么样让他们在现场教学中能体验到工作场景中的一些实际。类比性的使用教学工具,也是一种非常好的钩子。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