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在啃哈工大的概率与数理统计,错别字略多,看到最后ARMA时序时,实在忍不住,就去翻了下其他的概率书籍,参考阅读。挑了几本大概翻了一下,感觉从教材的编纂上,可以一窥几个学校的特点,非常有意思。
第一本是浙江工业大学的教材。
之所以挑这本书,因为目录里居然有用Excel进行统计计算的条目,感觉十分大胆。拿回来一翻,发现竟是13年3月份的第一版教材,心头顿时一灰。想来是某个不知天高地厚的新晋教员,新上台的三把火。这类书籍一般除了质量较好之外,理论上都漏洞百出,错别字堪比小学生作文。搜了下学校背景,既不是985也不是211,而是一个2011计划(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第一次听说)。从Excel嵌入教材这一点,确实让人耳目一新。而且嵌入的很彻底,并不只是在知识点后加一点Excel的应用而已,有时在某个定义下面就会告诉你Excel中对应的函数公式。这样一来,无论是实用性还是可操作性都有大幅提升。大概对比了一下,教材基本理论无误,错别字也没有。改版很有诚意。若真按教材去执行,学校的大学教育应该会很成功。唯一存疑的是学校老师的质量。不过个人认为老师的科研水平,对本科教育几乎没有影响。浙工大近几年排名在60左右。学校创新性较强,同时更接地气,学生动手能力不会太差。而且作为国家计划的新贵,前景也是一片灿烂。刚好马上高考填报志愿,同等分数段的学校下倒是可以优先考虑下。毕竟包邮。
另一本教材来自同济大学。
书没有太认真翻,但就仅翻的几页,发现教材很有启发性和鼓励性,并不只是摆道理列公式,还会说明知识的应用领域。例子涉及的领域很广泛,涉及生产、金融、互联网等,总有你感兴趣的领域。提的问题也很接地气,紧跟时代潮流。跟我接触到的国外教育有点神似,鼓励学生去思考和解决非常实际的项目和问题。相比起来,其他教材中翻来覆去从小看到大的工厂零件统计,实在令人想吐。
同济的本科教育方式感觉很有国际范儿。
本来一直在啃的哈工大教材。
虽然错别字不能忍,教材也比较枯燥,不过知识点划分得很清晰。感觉更适合复习考研,跟谭浩强的C语言算是异曲同工吧。
我猜学校应该不太用这个教材讲课,应该靠讲义。
至于以前基电的教材,说实话,没印象了。(囧,老师实在对不起了)
基本靠的讲义。
我念书少,并没有做更多深入分析验证,仅供饭后谈资而已。请勿过多纠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