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基本理论
精神分析流派由弗洛伊德创立,在本书中被称为古典精神分析,本书的这一章节主要介绍的是经典精神分析的观点。除此之外,荣格的分析心理学派、后弗洛伊德的客体关系理论、自我心理学、人际关系精神分析以及当代的发展趋势也都有所介绍。
首先,精神分析体系既是一种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方法,又是一种人格发展模型。精神分析模型定义了从出生到成人期性心理和社会心理的发展阶段,并且非常重视一个人生命早期的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0到1岁的口唇期,如果在这个阶段没有发展好,一个人就可能无法信任自己和他人,害怕发展亲密关系;第二个阶段是1-3岁的肛欲期,是学会独立,发展自主性的阶段,如果这一阶段发展受阻,就有可能导致依赖、自我怀疑,不能表达生气和攻击;第三个阶段是3-6岁的性器期,男孩表现出恋母,女孩表现出恋父,父母亲的回应方式会对个体今后在性方面的态度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在这一时期,主动性获得发展,会更有目标感。如果发展受阻,会导致内疚感过强,不敢做出决定,被动退缩。
除此之外,弗洛伊德最大的贡献在于,他认为我们的早期经历、记忆以及其它被压抑的冲突都储存在无意识中。在他看来,意识只是人们心里极其微小的部分,如同露出水面的冰山一角,更庞大的无意识隐藏在水面之下。因此,人们的许多需求与动机被无意识影响,但是不能被自己的意识了解。
无意识是精神分析流派的核心概念之一,弗洛伊德将人的意识分成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他认为一个人的无意识中,存在内心深处被压抑的欲望、秘密的想法和恐惧等,主要由个体被压抑的经验组成,例如让人痛苦的想法、悬而未决的问题、人际间冲突和道德焦虑等等,这就是个体无意识。
精神分析的后继者们也对无意识很感兴趣。分析心理学派的荣格认为除了个体无意识外,还存在集体无意识,包含了人类过往岁月的所有生活经历和生命进化的漫长历程。在人类心灵最深处,有一个超越所有文化和意识的共同基础,决定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和发展历程。
社会文化学派的弗洛姆进一步提出了社会无意识,指一个社会中最大多数成员因为受到社会压抑,而不能意识到的那部分经验。
2 核心观念
说了这么多,那人为什么会有心理问题呢?在弗洛伊德看来,无意识加工是心理问题和异常行为的根源,常常发生于应对各种焦虑的时候。
焦虑是精神分析流派的另一个关键概念,要明白焦虑是什么,先要了解人格。除了前面提到的人格发展模型,精神分析还把人格分为本我、自我、超我三个系统。本我是人格结构中的最原始部分,由本能组成,趋乐避苦,依据享乐原则满足本能的需求,比如饿了想吃东西,困了想睡觉。随着个体的成长,外界的要求会内化成为人格的超我部分,它追求完美,用符合道德的目标来要求自己。比如认为我想偷懒是不对的,我想伤害别人是不道德的。而人格结构中与外界接触的是自我,依据现实原则进行实际和合乎逻辑的思考。它就像是本我和超我的协调官,根据现实情况去拟定计划,满足自己的需要。
一个人可以被看成一个能量系统,弗洛伊德用“利比多”这个词来指代性能量,之后拓展为所有本能的能量。人格的动态性取决于心理能量在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的分配。因为心理能量的数量有限,如果本我获得了比较多的能量,自我和超我的能量就会减少,如果超我获得了比较多的能量,本我和自我的能量就会减少。
当本我、自我、超我为了争夺心理能量而发生冲突时,就会引发焦虑。当一个人无法通过理性的方式直接控制焦虑时,就会无意识地转向间接的方式,那就是自我防御机制。
自我防御机制可以帮助个体应对焦虑,通常在无意识层面运作,常常对现实加以扭曲和否定,从而帮助个体以某种方式适应外在的现实世界。个体不同的发展水平和焦虑程度,决定他采取什么类型的自我防御机制。
压抑是弗洛伊德提出的第一个自我防御机制,是指个体在不知不觉中,将某些危险的或令人痛苦的感受、想法或事情排除出意识范围,很多五六岁前的痛苦回忆被我们压抑和掩埋,但是依然会无意识地对我们的行为造成影响。
投射也是一种自我防御机制,是指个体常常将自己无法接受的欲望、冲动和想法,认为是别人的欲望、冲动和想法,类似于自我欺骗。把自己带有色情的、攻击的或者其它类型的冲动,归结于是别人的,认为自己没有这些冲动。
除了压抑和投射,还有否认、反向形成、合理化、退行、内射、升华等不同类型的自我防御机制。可以说,自我防御机制无处不在。
在个体早期的成长经历中,受各种原因所限,很多本能的冲动被压抑,个体在各个发展阶段没有得到充分的满足,或者受到挫折。有一部分心理能量就有可能固着在这个阶段,以至于成人后表现出这个阶段所特有的一些心理特点,不断重复某些心理模式。
例如,一个人在婴儿时的口腔期没有得到充分满足或者受挫,就有可能在成年后依然无意识地保留了很多口腔期的需求,例如粘人、过分依赖、不能独立解决问题、或者贪吃、话痨、说话刻薄、常常用言语发起口腔的攻击。
3 咨询策略
那接下来我们就要看看,精神分析是怎么帮人们解决心理问题的。
既然心理问题和异常行为源自于无意识加工,精神分析的咨询与治疗就是要让无意识进入意识层面,被意识觉知和领悟,从而重构一个人的人格。在咨询和治疗过程,一个人早期经历被压抑到无意识中的冲突,会再次进入意识领域,固着的心理能量重新得到流动与转化,情绪得到释放,认知层面获得顿悟,问题行为减少或消失。
要实现无意识意识化这一目标,需要打开无意识。这里我想重点介绍几个技术和它的咨访关系特点。
自由联想是精神分析流派咨询师常用的一个基本技术,具体的做法是让来访者在一个比较安静、光线适当的房间内,躺在沙发床上随意进行联想。鼓励来访者把最原始的想法讲出来,无论多么痛苦、多么可笑、多么不合理,都要不假思索地说出来,不要怕难为情或觉得荒谬奇怪,而有意进行修改。越是荒唐或者不好意思讲出来的东西,越可能对于来访者的问题有重要的意义。
例如,一位害怕与女性交往的年轻男性,在进行自由联想时,说出他在很小的时候,曾经对女性的身体有过强烈的好奇心。他曾经偷看过妈妈换衣服,某一次妈妈上厕所的时候,他透过门上的小洞偷看,而且格外留意妈妈的下半身。后来被爸爸发现,把他暴打了一顿,从此他就不敢再看女性的身体了。长大成人后,这位男性似乎已经忘记这段经历了。二十多岁的时候,他偶然在网上看到一段色情视频,引起了强烈的性兴奋,但是又立即产生了严重罪恶感。于是,在现实生活中他越发不敢和女性交往了。
这个方法常常会引发来访者回忆,释放出被压抑的强烈情绪,咨询师的任务就在于识别那些被深深埋藏于无意识中的内容。
除了自由联想,释梦也是揭开无意识内容的重要手段。弗洛伊德认为梦是通往无意识的绝佳途径,人们会在梦中把无意识的愿望、需求和恐惧表达出来,但是这个方式常常都太隐秘。
另外,无论是古典的精神分析还是当代的精神分析,都非常注重来访者的移情。移情指的是来访者将自己过去对生活中某些重要人物的正向、负向情感或幻想,无意识地转移到咨询师身上。来访者无意识地将自己的过去经历在当前进行重复。
例如,一个人在无意识中对母亲的懦弱有强烈的不满,他没有意识和觉察。在和咨询师的工作过程中,他总是觉得咨询师是一个很懦弱的人,因此常常对咨询师发起攻击,说咨询师的工作能力太弱了,说咨询师不懂他。实际上,咨询师本人与来访者的母亲并不相像,她是一个强势并不柔弱的女性。
如果咨询师没有觉察到来访者的移情,在面对这个不断攻击她的来访者时,常常会感觉到很无力,丧失工作的自信,似乎她就真成了来访者眼里那个懦弱无能的妈妈了。到这一环节,咨询师对来访者就产生了反移情。
狭义的反移情被界定为咨询师对来访者的移情,是指咨询师将自己过去的情感转移到来访者身上。例如前面例子中的咨询师,希望从来访者那里获得自信,源自于她总是希望从男性那里获得认同。广义的反移情可以理解为由于咨询的需要,咨询师产生任何形式的无意识情绪或行为反应。咨询师要能及时意识到自己的反移情,确保自己对来访者的反应不会干扰咨询过程。
除了移情与反移情,在咨访关系中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阻抗。在精神分析过程中,当来访者还没有做好准备去面对无意识的冲突时,常常就会发生阻抗,也就是用消极的方式抵触咨询师。比如说,长时间沉默不说话,或者兜来兜去说一些无关痛痒的话,露出不屑的、生气的、反感的表情,迟到、不愿意缴费或是忘记预约等等。这是一种抵御焦虑和痛苦的防御机制,会阻碍对无意识的探索。
那这时,咨询师就要及时判断,来访者是不是阻抗了,阻抗的原因可能是来访者安于现状,害怕任何形式的改变,或者不肯放弃某些幼稚的冲动,或者害怕引起良心上的谴责,或者是移情阻抗,过分依赖于咨询师的赞赏、表扬。如果咨询师能够充分识别阻抗,来访者也能充分体验阻抗,并且当阻抗已经影响咨询的进程时,咨询师有必要向来访者进行澄清和解释。要先帮助来访者认识阻抗,再在合适的时机,和来访者一起探索为什么要采取阻抗,以及想防御的是什么。
总结一下,通过自由联想、梦、移情和阻抗,来访者都有可能流露出无意识的冲突。咨询师的作用就在于识别和澄清来访者的无意识内容,在合适的时候以合适的方式指出来访者的无意识冲突,并加以解释。当来访者情绪得到释放和转化,有助于顿悟的达成、人际关系模式的改善,最终促成人格的重构。
除了适当地运用咨询技术,咨访关系对精神分析的咨询过程至关重要。建立安全而有效的咨访关系,咨询师才可能顺利进行倾听和解释工作。精神分析流派的咨询师需要像侦探一样去识别来访者症状背后的无意识冲突,需要成为足够好的容器,去容纳来访者放下防御后的退行和混乱,在合适的时机指出来访者的无意识内容并进行解释。好的咨访关系也会促进来访者获得的新的体验,促进旧模式的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