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单纯项目管理的角度,马斯克应该是不那么专业的,制定不可能完成的目标和时间进度,然后不断延期和超支。
但是另外一方面,从资本和人性的角度,也有合理性,只有足够美好的愿景和期待,人们才愿意等待,并且投入资源,有足够的资金,才有机会留在场上。
创新就是不断试错和冒险
就像瀑布式开发一样,就算完全按照计划,有充足的资源,未必就真的能按照预期一样发展,并且商业上成功。更好的做法,可能是尽快地做出阶段成果然后调整。
先定一个需要踮起脚尖跳一下才能达到的目标,然后全力以赴,真的努力做到,再观察效果和环境变化,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就像资本市场上,情绪可以创造价值,在有希望的时候,人类更有力量。
创新者和企业家就是自己亲身承担风险,创造价值,然后获得回报。
如果一个想法行不通,就要快速改变路线。迅速决策也许看起来很不靠谱,但是其实不是这样,不做决定其实也是一种决定。在单位时间内多做一些决定,哪怕错误率偏高,也好过只做寥寥几个错误率稍低的决定。这样即使之前的决定错了,也还可以用之后的某个正确决定来弥补,只要避免那个错误不是灾难性就可以。
这种方式可能会存在一些浪费,但是创新本身就是如此,不断试错的过程。
在不断试错和调整中,特斯拉的创新不仅依赖于试探性的决策,更与马斯克设定的挑战性目标紧密相关。正是这种设限与突破的精神,让特斯拉能够在压力中持续前行。
设限与突破:马斯克如何实现不可能的目标
马斯克的做法是先放出话,再想办法实现。坚持高标准,做困难而可行的事,是成功的一个因素吧,同时为钱不够用,做好充分准备。
虽然对当前想法的执行,可能看似偶尔不尽如人意。马斯克最伟大的才能,是他的销售能力,他总是在推销下一个好点子。
特斯拉的成功是建立在供小于求的认知上的。
特斯拉的模式实际上是全员出动,背水一战,先刻意设定一个截止日期,让大家挣扎着去完成,接着在人们注意力被转移之后,再重新调整部署,找出改进流程,削减成本的方法。
在执行上的难点,首先是通过讲故事吸引潜在用户和投资者,确认做的事情有价值,而且有最后的现金完成每个阶段的目标;虽然浪费不可避免,要通过更大投入和更多决策、行动来获得结果。另外一个难点是如何施加压力,从特斯拉的实践看,首先是自己亲力亲为,在现场,然后放手给最优秀的工程师发挥创造力,再通过高管的流动更替,筛选各种条件能承受压力完成目标的人选。
跟马斯克共事的振奋人心之处,就是他会把团队的潜力开发到极致,扫清其他汽车制造商避之唯恐不及的障碍。
在执行过程中,特斯拉的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而这些挑战不仅来自技术和生产上的难题,更来自资金压力和外部环境的变化。特斯拉如何在如此巨大的压力下不断前行,保持创新的步伐,正是其成功的关键所在。
特斯拉如何在压力中前行
当然特斯拉造车之旅,一路看着都是就像走钢丝一样,面临着来自内部和外部各种挑战,如果不是知道结果,仿佛每个节点都有可能就是失败结束了。
2017年,特斯拉在Model 3的生产过程中遇到极大的瓶颈,特斯拉从‘自动化生产’的愿景转向了人工干预,克服了生产瓶颈。2018年,马斯克曾提到‘生产地狱’,并亲自下车间督导生产线。经过调整,特斯拉成功突破了生产瓶颈,将Model 3的产量提升至每周5000辆。
最头疼的无疑是随时都不够用的现金流,还有供应商、工程技术积累,产能还有空头,确实是非常紧张刺激,扣人心弦。
可能只是一个人对几十美元时薪的不满,经过空头方法,就足以让所有人的努力大打折扣,但是另外一方面,也需要批评者存在,有监督机制,能在某种程度上制约创始人,不能松懈或者过于独断,毕竟投资人在看到结果之前,并不知道企业是不是在正确的方向上,真的在创造价值,也不是每一个故事都能验证成功。
在经历了来自内外部的巨大压力的同时,特斯拉的造车之路回归到最简单的战略思维:通过分阶段、循序渐进地实现目标,突破技术和市场的难关。
简单的战略与创新的实践
特斯拉的造车过程,就像把火箭送上太空,事在人为,不是轻而易举可以做到的。风险实在太高了,他们要做的是要打造一个全新的产业,而不是为某种已经验证过的东西做一个新版本。
单单特斯拉Model S的存在本身,就是对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的有力证明。
实际上,既有美妙的高潮,也有可怕的低谷和无情的压力,虽然人们喜欢听的不是后面两个。
特斯拉最早的战略非常简单第一步制造一款昂贵跑车,吸引注意力;然后制造一款豪华轿车,可以与德国豪华车型竞争;最后制造第三代实惠车型,吸引普通用户。
特斯拉的战略布局非常清晰,从高端车型逐步过渡到大众市场。Model S成功打入豪华车市场,随后Model 3的推出使得特斯拉在全球范围内扩大了市场份额。在2020年,Model 3成为全球最畅销的电动汽车,这一成功证明了特斯拉的分阶段战略的有效性。
挑战不在于制定巧妙的计划,前进的道路已经足够清晰,难就难在执行。在这里,与其花费时间完善假设,不如飞快地做一个能迅速撤销的错误选择,然后持续不断的改进。
尽管特斯拉的战略看似简单,但在执行过程中,面临的复杂挑战和巨大的压力常常让每一个决定都至关重要。简单的战略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它依赖于清晰的行动和坚定的决心,而这一切都离不开马斯克的个人坚持和对未来的远见。
正确的行动和马斯克的决心
特斯拉在中国办厂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用中国自己的钱在中国办厂,是非常英明的决策。
因为中国需要特斯拉,就像特斯拉需要中国一样,迫切需要打造一个电动汽车市场,通过引入特斯拉,是激励竞争对手的最佳方式。
马斯克的的决心和固执,无疑在特斯拉崛起中起到重要作用。没有他就没有特斯拉,然而特斯拉能用十年时间从几乎不可能的想法,变成市值最高的车企,依靠的远远不止是某一个人的魄力。
特斯拉的颠覆之旅
做生意的首要原则,就是能始终留在场上。
而贯穿始终,特斯拉最缺的都是现金,马克思的野心需要足够现金来支持。他一次次展现自己的能力,在必要的时候激发出投资者的热情。
特斯拉技术上的核心优势,是抓住了传统汽车厂商在电动化技术和设计方面的不足,实际上在生产管理和质量上还很薄弱,但是他们能够提供一种供不应求的稀缺商品,所以有机会靠速度,撕破传统车企巨头在庞大固定资产上的投入和技术流程上积累,所构建的壁垒。
这段经历紧张刺激,每一步都历经艰辛,重要的是为后来的造车新势力和资本,证明了一种可能性,凭借资本和强烈的愿望,构建合纵连横的联盟,还有充分流动的人才和技术,将一群绝顶聪明的工程师召集在一起,让他们想出打破常规的办法,解决看似不可能解决的问题。完全可以创建出一家新的汽车制造企业,打破传统厂商的护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