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 BOOK TITLE
《我的苦难,我的大学》
简介 BASICS
1.作者:赵美萍
2.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总结 SUMMARIES
这本书是作者的苦难史,也是作者的奋斗史。赵美萍自幼丧父,14岁,她以全乡第一的成绩考入重点初中,但因继父家境贫困,不得不含泪辍学,上山采石,补贴家用。
19岁,母亲生病欠下巨额欠款,她到上海打工。她曾在餐厅干过服务员,在服装厂工作了6年多,从流水线工人,做到组长,再到技术员。苦难繁重的生活没有磨灭她想当作家的梦想。工作之余,她坚持读书、写作,在服装厂活动上朗诵自己写的诗,给杂志社投稿,每天都写到晚上十二点多。后来,她的文章不断在各大报刊上发表,她的事迹得到当地媒体,甚至中央电视台的报道,成了外来打工妹中的励志代表。
1997年,她参加《知音》组织的出国游笔会,第一次走出国门,开拓眼界,结识了众多名家编辑,萌生了应聘《知音》编辑的念头。
1998年,她成为《知音》编辑。
2003年,她的传记《我的苦难我的大学》活的征文大奖。得到王安忆、王蒙、曹文轩等力荐。
2006年,一名美籍华人通过媒体报道认识了美萍,二人互通邮件,情投意合,结为连理。
2009年,她随夫移民美国,成为《知音》海外版编辑……
赵美萍的人生,充满了苦难,但她用勇气、拼搏和奋斗实现了人生的逆袭。就像她说的:人生中总有不如意,不能因为暂时置身于阴影之中,就怀疑阳光的存在。只要你勇敢地走出去,就会发现前面阳光灿烂。
摘录 NOTES
1.馋涎欲滴
2.我的童年生活孤独而灰暗。那时天总是很蓝,小路总是很长,忧伤总是遥遥无期
3.茂盛的青竹,入夜,如有风雨,竹叶婆娑,雨声绵绵,是最好的安眠曲
4.孤寂的寒夜中唯一让我感到温暖和不再害怕的精神抚慰。
5.在学校里,我独来独往,没有朋友和玩伴,唯有学业令我扬眉吐气。
6.也许是与生俱来,也许是父亲的遗传,我如饥似渴地喜欢学习。从一年级起,我一直是班级里的学习委员,作文尤其优秀。深得老师们喜爱,纷纷预言我是上大学的料。当时的我并不知道大学是个什么概念,但我能够想象得到,能够读大学,一定是人生的最高目标。【我对大学的概念初始于初中,对大学更加清晰的认识来自于高中,信息差和教育水平的落后不平衡其实让贫困地区的孩子错过了很多机会】
7.夜幕倏然而降,遮盖了所有颜色。
8.只是这样的快乐时光,也像晚霞一样稍纵即逝。
9.离别没有任何伤感与留恋
10.我的伤痛如此清晰而深刻。
11.很多事是多年后才弄清楚的——父亲被打错针药的时候,心里难受
12.母亲在一路上就担心地问个不休:“夕贵不是就要出院了,咋又犯病了呢?”驮她的人就安慰她:“嫂子,没大事,没大事!”直到到了医院,那人才噙着泪水告诉母亲:“嫂子,你家老赵走了……”母亲一下子从自行车上滚了下来……
13.我仿佛一夜长成,明白了生死,也体验了苦痛。随着夜风和纸钱一同飘落的,是怎么也流不尽的泪水……
14.我坐在床上,茫然地看着不远处的正方向格子窗,那里透出正方形的模糊天光,父亲是从窗户里走的吗?既然回来了,为什么不留下来?他为什么这么绝情?他为什么不要我们了?【痛苦绝望充满了内心】
15.自杀其实是一种比活着需要更多勇气和力量的勇敢行为!
16.当我数年后尝试杀死自己的时候,才彻底明白了自杀其实是一种比活着需要更多勇气和力量的勇敢行为!
17. “青海?青海在哪里?”
18.不料青海男人突然不辞而别回了青海,因为有个叫杨东启的人揣着匕首去找了他……
19.那时的母亲是沙庄颇有名气的小美人,女红家务洋样精通。母亲是在一间茅草房里成的亲,茅草房的墙壁是芦苇编制的,墙上有洞,是被杨东启拆了当柴禾烧的。他的瞎眼母亲和弟弟都被他揍怕了,不敢多说。据说有一次他的瞎眼母亲还被他扔进门口的井里,幸亏有只吊桶在里面,才救了老太太一命。杨东启的大逆不道在杨庄臭名昭著。
20.杨东启在监狱里和一个犯了政治错误的女人认识,出狱后两人便结了婚,婚后生了一个儿子。后来,杨东启的老婆因不堪受虐,和杨东启离了婚,然后远走南京。
21.父亲是去世了,但对他的爱与思念随着我年龄的成长而日益深沉。
22.后来我才知道,杨东启这天向母亲要钱去做倒买倒卖的生意,说贩鸡蛋去上海卖很赚钱。母亲哪有钱给他呢?他大怒,骂母亲不识好歹,敬酒不吃吃罚酒。随后就一拳挥在了母亲的脸上,然后就在母亲伤心的泪水中扬长而去。临走还丢下一句话:“给老子准备200块钱,不然,老子就卖掉米柜。”
23.【我在两名警察的追问下回忆着不堪回首的噩梦般的日子,警察刷刷地往本子上记着。我想忍住不在生人面前哭的,可我到底没忍住,我一边说,一边哭,我为我流了泪而难为情。】
24.其中一个警察和蔼地对我说:“小妹妹,你不用紧张,杨东启你认识吧?”我机械地点点头。警察接着说:“杨东启被我们抓住了,我们是来向你调查杨东启都在你家干了什么坏事的。”
25.一天,11岁的美华问我:“姐,我们什么时候可以不在家里呆了呀?”记得我当时对神色忧伤的妹妹说了一句恶毒的话:“一是嫁人,一是死。”嫁人和死,后来真的成了我向往的目标。
26.【我抹干眼泪,爬起来,捡起我的铁锤,把仇恨通通发泄到了石头上。石头在我的铁锤底下啪啪地碎裂,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所有压在自己身上的石头,也只有自己去颠覆,去砸碎,除此之外,没有人能帮你。】
27.每天中午,我就坐在破碎机旁,那里地势较高,也有阳蓬,非常安静。偶尔会有一丝丝风愉快地穿过这里,这里就成了我夏天中午的读书天堂。晚上回家,我就把这天的读书心得写到日记本上,抄录下书里的名言警句。那些书,还有那些闪光的字句,像星星一样点亮了我灰暗的15岁的天空。
28.忽然又害怕万一死不了,那就是笑话了,以后还如何见人?
29.如果现实世界令我们痛苦,那么,我们就从精神世界获得安慰,这种安慰来自我们的心,我们要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美好的东西,沉溺于苦难无法自拔,怨天尤人,要学会自己拯救自己,自己主宰自己的命运。
30.原来,在人的一生中,有许多领悟是在寻常而无意的时刻感受到的
31.【对农村女孩子来说,命运的转折就是依靠婚姻这块跳板,跳好了,对岸柳暗花明,小日子可以过得舒心惬意。跳不好,就是浸身苦海,后果不堪设想。】
32.【这场巨大的悲剧发生在1988年的秋天。两条鲜活生命的非正常死亡让我心有余悸。我恨死了农村;恨死了贫穷而愚昧的农村;恨死了那些因为贫穷和愚昧而麻木了的灵魂!】
33.在吃面的时候,我忽然有种失真的梦幻感觉。昨夜,我还在妈妈的泪眼中为自己的去留而痛苦不堪,而今夜,却已身处千里之外的异乡,时空变幻,世事无常。我这一走,面临的将是怎样的人生呢?【苦难的人生慢慢的有了变化,这种变化对于读者来说是有眼可见的直线上升式的变化,而对作者而言是十几年的煎熬后的涅聚】
34.好容易挨到11月份,大川发工资了,先还了别人一部分。我们终于吃上了食堂的炒青菜,每次我都把菜汤喝得干干净净。后来打来饭菜,大川总要先把菜一分为二,因为我跟他说我喜欢喝汤,不喜欢吃菜。他不依,一定要跟我对半分。米饭很糙,青菜也没什么油水,可我们嚼得很香,像是品味世界上最美味的佳肴。
35.吃完早餐,就开始准备中午的饭菜了。已经在这家饭店做了两年的红妹只干切菜配菜的活。剩下的择菜、洗菜、传菜、洗碗等都是我的活。老板娘是主厨,老板是账房先生兼招呼客人。其它菜都好洗,唯有肥肠,让我恶心不已。老板教我,先用盐巴使劲搓洗一遍肥肠,然后再一根根反过来清洗,并把里面的息肉刮掉。然后再放在锅里用开水焯一下,开水煮过的肥肠臭气熏天,头发和衣服上都充满那些挥之不去的怪味。但我还得嗅着那些恶心的气味将肥肠从锅里倒出来,再一根根清洗一番……做过两次之后,我也习惯了这种味道,一个在餐馆做服务员的,还能讲究什么呢?
36.没想到,当我去厨房盛出第二碗饭的时候,老板娘发话了:“小赵,你的饭量不小啊!”我一怔,脸立马就红了。在家里,我就着咸菜也要吃三大碗米饭的,那时干着体力活。到了上海后,大川每次都给打四两米饭,我都吃掉了。
37.家,就是一个人无论走多远,都能顺着脚印找回去的地方。
38.通过这次加通宵,我也明白了一个职场规则:无论做什么事情,首先要敬业。唯有敬业,才会被人赏识敬佩,更能显示一个人的职业道德,也更能树立一个人的人格和尊严。
39.经历是一笔财富,它磨炼了我的生存意志。”
40.在他临去世前,曾对小堂哥说:“萍后和华后从门口过,看到我也不喊,可见她们还恨我。当年,不是我心狠,是我自己有三个孩子,对她们实在无能为力啊!要是她们能认我,我倒想对她们解释一下的,她们也不给我个机会,我只能到阴间向你的叔叔去道歉了……”
41.人和人的追求不一样,人和人的命运也不一样!
42.1996年春节前几天,我一个人来到西安。去西安有两个目的,第一是为看一眼魂牵梦绕的兵马俑和著名的大雁塔。二是去见一见我仰慕以久的《女友》、《文友》和《当代青年》等杂志社是什么样子
43.那时我即将跨入26岁的门槛,总想用一种与众不同的方式来祭奠自己飞速逝去的青春岁月,来庆贺并不值得庆贺的生日来临。
44.无论历史走得多么久远,总有一些痕迹可以让我们遥望那个时代,让我们沉湎其中,无法自拔。这就是历史的神秘力量吧!
45.长大后却把读书当成了一种压力。总要等到感觉知识不够用的时候,才想到要去充电。这是成长的悲哀吗?还是成长的幸福?
46.跳槽的念头从一年前就有了。在服装厂的六七年里,有一年半做流水线车工,一年半做组长,三年技术员。工作中遭遇了太多的惊涛骇浪,巨大的责任感像秤砣一样沉甸甸地坠在心上,不得片刻轻松。日复一日如履薄冰、小心翼翼的心情让人越来越压抑,越来越想换个地方呼吸新鲜空气
47.第一,你以后与人面对面说话时,无论对方是什么身份,无论是对方在讲话还是你在讲话,你都要勇敢地直视对方的眼睛。眼神游移不定的人,往往会给人留下心术不正和不自信的印象。第二,在说话时,语速要平缓,声音要柔和,不要急燥,也不要吞吞吐吐,适可而止,不要没话找话。第三,与人握手要用力,让人感到你很热情……
48.7年的光阴,就这样一去不回了。我挥挥手,什么也没留下,也什么都没有带走。上海市月浦镇熊田时装有限公司,就这样与我挥手说了再见。27岁的我从头开始。
49.《知音》编辑陈清贫。
50.站在路口向下望,我感到一阵眩晕。不是因为恐高,而是想起太多的前情往事……那些被晒干在采石场的青春,就像被掏掉的石头一样,永远也回不来了。但是无论岁月如何变幻,那曾尖锐地刺伤过自己的疼痛永远潜伏在记忆深处,稍一触碰,就会像苏醒的蛇一样,再咬你一口,让你再疼一次……
51.我只有小学毕业,做过采石女,端过盘子,做过缝纫女工……因为我明白了
52.编辑、记者,对我来说是多么具有诱惑力的职业!但对一个只有小学毕业的农村打工妹来说,又是一个多么遥不可及、异想天开的梦想!我只能在无望的希望中等待奇迹降临。我就知道,在我人生的拐角处,未必都是灾难和挫折潜伏在那里。
53.为了尽快建立起自己的作者队伍,我只好坚持每月都出差。后来,我想到了一个最为简单有效的“笨”办法:每到一地,先买来当地的所有报纸,一边寻找新闻线索,一边记下报纸上写特稿的记者的名字。然后再按图索骥,打电话到报社找这些记者。
54.既来之,则安之吧!我这样安慰自己,只好沉下心来寻找新的素材。我想,青海这么大,珍稀动物那么多,难道在保护和研究珍稀动物的生物学家中,就没有一个感人的故事发生过吗?我在西宁宾馆住下,然后买了一份西宁地图,回到房间就拨“114”电话,查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青海省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等单位的电话。没想到,几个电话打下来,居然打听到了一个十分感人的故事——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有一位长年在野外研究鸟类的生物学家,叫李来兴。李教授为了研究我国独有的珍稀物种黑颈鹤,在青海湖鸟岛生活了十二年,他的妻子因为寂寞难耐,与他分道扬镳了,但李教授依然痴情不改,独居鸟岛,无怨无悔。后来,一位同样深爱黑颈鹤的红颜知己来到了他的身边……
55.我想,所谓的敬业,就是时刻想着工作吧!今天如果不努力工作,明天可能就要努力找工作了。
56.《记录片之窗》
57.当我把房子装修一新,把爸爸妈妈从老家接来武汉后,他们一踏进大门,看到我这个宽敞漂亮的新家,竟然久久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我从他们的眼神里,读出了他们的欣慰,读出了他们的骄傲。一辈子含辛茹苦的妈妈抚摸着我满屏风的照片,哽咽着说:“老家的人,现在谁不眼红你啊!在老家,人人都说我有福气,有这么个有出息的女儿,看到你现在的样子,我死也瞑目了……”
58.《苦难,是一所人生的大学》
59.由此,我再次想起少年时,在山上看到石头下压着的小草,只要挪开了石头,它们被压弯的身体会立即舒展起来。一阵微风掠过,不一会儿,它们便神采奕奕、生机勃勃地站成一片。风雨无法摧毁,野火无法燃尽,霜雪无法冻残——这就是生命和意志的力量!任何灾难都无法彻底摧残!相反,适当的磨炼反而会使原本脆弱的生命变得坚强,变得韧性十足。轻易不会被击垮、打倒。
60.所以,我相信,经历是一笔财富,苦难是一座金矿!而我的苦难经历,不仅是我的财富,我的金矿,更是一所大学,我的人生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