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阳货篇第十七08
【原文】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大意】孔子说:“仲由!你听过六种品德和六种弊病吗?”子路回答说:“没有。”孔子说:“坐下,我好好告诉你。爱好仁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愚蠢;求知、好耍小聪明而不爱深究,它的弊病是放荡任性,自以为是;过分自信而未经后天培养,它的弊病是容易被人利用伤害;爱好直率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说话尖刻刺人;爱好勇敢而不爱好学习,其弊病是容易闹乱闯祸;爱好刚强却不好学习,它的弊病是狂妄。”
【一点启示】仁、智、信、直、勇、刚是《论语》夫子时时提倡的六大美德,但这些美德不会权通,未必全是好处,只有与“教”、“学”并存才有意义。不深究之、不明理之,那就可能全是毛病。以圣人为灯、为北斗星,践迹之,提升自己,切不可落入断灭相,在死循环里越走越偏。
【浅谈】
1、此处谈人生的六大原则,也是修练时需要注意的六大毛病。不一定是当着子路的面一下子说完,可能是后人总结性发挥。居之,郑重其事,让子路端坐,然后教之。
2、“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喜爱求仁德,却不好学,分不清仁与乡愿的区别,是非曲直、善恶美丑不懂,最终会变成烂好人,不学习,不受教,其蔽端就是成为一个傻白甜。
3、儒家讲仁,佛家讲慈悲,但慈母亦多败儿,古人云“慈悲生祸害,方便生下流”。无原则,没有智慧的慈悲,会不知所措,反而引来祸患;没有底线的过分的行方便,会使自己退无可退。
4、所以要有智慧、善学问,盲目泛滥的爱结果并不好。道家讲天地不仁,圣人亦不仁。公平正义,不偏私,才是大仁。否则,反而害了帮助的人。
5、其二,“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知,知识渊博,或为智,追求小聪明;蔽,流蔽、蔽端;荡,放荡、任性妄为、自以为是。儒道一直强调学问不是知识,而是做人做事的修养,即懂道理、做事对。
6、古今中外这样的人太多,“名士风流大不羁”,对自己行为不够检束,怼天怼地怼他人,学问多,小聪明多,却见识低,那必遭祸䘧。
7、其三,“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信,自信或诚信;贼,伤害。过分自信或只知诚实守信却不经教育培养,不知唯义是从,不懂其背后的道,就会被信所害而不自知,其实会害人害己。
8、其四,“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直,耿直;绞,像绳子绞着,太紧会绷断,引申就是尖刻。一个人个性直,说话不走脑子,没有涵养、没有保留,没有经过教育的打磨,小到与他人冲突不断,脾气急躁,大了就是愤世、杠精。
9、其五,“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勇,勇敢、勇猛;乱,做乱。脾气暴躁,如公牛闯入瓷器店,横冲直撞,这种性格不经后天教育,太容易出乱子。
10、其六,“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刚,刚正,刚强;狂,狂妄。不懂变通,一根筋,不会转弯,如果不学习去改变,那一定会被人认为是狂妄自大,刚愎自用。
11、孔子从子路的个性出发,因材施教,这六点,也是人六种个性中的bug。如果不经后天学习,任性妄为,殆矣!我们自己不妨将此抄下来,贴在脑门,时时反省。
12、个性无好坏,或仁、或知、或直、或信、或勇、或刚,每个人个性不同,主要是自己要有修养,要以道为准绳。
13、学问、修身,习道、悟道,根本就在这里,最难也在这里。认识自己、修正自己,同于大道。但又不能完全失了个性,否则,我在哪里?
14、每个人的长处亦是短处,短处亦是长处,要有不同于其他,超然独立的我。用之得当短处亦是长处,用之不当长处亦是短处。
15、一个天性内向的人不可用其短,让他去冲锋陷阵,去开闯事业;而一个天生喜欢与人打交道的亦不可让他规规矩矩的坐办公室。知其短,发挥其长。归根结底,都以知,以学其本、学其真为关键。
16、可惜的是,孔子如此耳提面命,子路还是没学到老师真传,最后死于卫国之乱,死在愚,死在贼,死在乱,死在狂。
17、这是性格使然,性格的确不易改,不过曾公国藩说:“唯有读书能改人之性。”我们今天诵读经典,就是为了重新审视自己,重塑自我。保持学习,时时谦卑以牧,做一个有成长性人格之人。